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中医文化 >清代名医徐大椿

清代名医徐大椿

发布时间:2014-05-07    来源:互联网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松陵镇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岁。性通敏,喜豪辩。自《周易、《道德、《阴符家言,以及天文、地理、音律、技击等无不通晓,尤精于医。初以诸生贡太学。后弃去,往来吴淞、震泽,专以医活人。大桩著书颇多,有《兰台轨方、《医举源流、《论伤寒类方等,都为医学之籍。他的歌曲有《洄溪道情三十余首,《中国诗史颇多骂世之语。祖父除釚,康熙十八年1679鸿词科翰林,任检讨职,纂修明史。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大椿白幼习儒,旁及百家,聪明过人。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悬壶济世,洞明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

徐大椿精勤于学,平生著述甚丰,皆其所评论阐发,如《医学源流论1757、《医贯砭1767、《兰台轨范1764《慎疾刍言1767等,均能一扫成见,另树一帜,实中医史上千百年独见之医学评论大家。又著《难经经释1727,《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36、《伤寒类方1759及《内经诠释、《六经病解等,虽曰遵经诠释之作,其中真知灼见亦颇不少。后人将其所著辑为《徐氏医学全书十六种等板行,流传甚广影响极大。

徐大椿曾两度奉诏赴京。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直言质朴而得乾隆帝嘉赏,原拟留职京师,坚辞放归隐居画眉泉;第二次乾隆三十六年,年已七十九岁,自知不豫,携子徐爔同行,到京后三日死。死前自拟墓前对联曰:“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可谓平生写照云。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article/33445.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清代名医徐大椿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