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的功效与作用 麦门冬,实际上也叫麦冬,它的名字听起来很暖,就像它的药效一样,主要针对久咳不愈、咽喉疼痛、肠燥便秘等症状。也就说麦门冬是一味寒性的中药材,对于热病津伤有很好的功效。那么麦门冬该如何食用呢?它的功效与作用有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麦门冬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及其食用方法
麦门冬,入胃以养胃阴,开胃进食;入脾以助脾气散精于肺,定喘宁嗽;入心以养心阴,除烦安神;入大肠以润燥增液,软坚通便。
临床中余常用《医学启源中的生脉散,治疗气阴两伤,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多脉虚;或久咳伤肺,气阴两亏,干咳少痰,食少消瘦,虚热喘促,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脉微细弱;或气阴俱虚,口干喘促,烦躁不安,睡卧不宁等多种病症,随症加减,**。
方用:麦冬15克,人参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本方有益气养阴、敛汗生脉之功,治疗心悸、胸闷、气短、自汗、烦躁、乏力、咳喘等症均验。
麦门冬的简介:
**别名**
又名麦门冬、麦冬、杭麦冬、浙麦冬、寸冬、寸麦冬等。
**性味**:甘;微苦;寒
**主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热病津伤;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或沿阶草的块。
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或栽培。2.生于海拔600-3400m的山坡、山谷潮湿处、沟边或林下。
**资源分布**:主产浙江、四川。此外,江苏、贵州、云南、广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产,但多野生,少有栽培。
**炮制**:
1、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2、朱麦冬:取去心麦冬,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医学|教育网整理,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麦冬外面匀被朱砂为度,职出,晾干。每麦门冬10斤,用朱砂3两
3、陶弘景: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用之汤泽,抽去心,不尔,令人烦。
4、《纲目:麦门冬,凡入汤液,以滚水润湿,少顷,抽去心,或以瓦焙软,乘热去心;若入丸散,须瓦焙热,即于风中吹冷,如此三、四次即易燥,且不损药力,或以汤浸捣膏和药亦可,滋补药以酒浸擂之。
麦门冬的功效与作用:
**麦门冬的功效**: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麦门冬的作用**:
1、治疗暑天汗出虚脱用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编者注:此方为金代名医李杲所创,方名叫“生脉散”,已制成生脉口服液。
2、治疗肠燥便秘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
4、治疗胃炎" 慢性胃炎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5、治疗糖尿病用芦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
6、治疗急、气管炎" 支气管炎" 慢性气管炎" 支气管炎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急、气管炎" 支气管炎" 慢性气管炎" 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7、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鸡蛋5个,枸杞、花生米、瘦猪肉各30克,麦冬10克,盐、湿淀粉、味精各适量。首先将花生米煎熟,枸杞洗净,入沸水中略氽一下。麦冬洗净,入沸水中煮熟,切成碎末,瘦猪肉切丁,鸡蛋打在碗内,加盐少许打匀,把蛋倒进另一碗中隔水蒸熟,冷却后将蛋切成粒状。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把肉丁炒熟,再倒进蛋粒、枸杞、麦冬碎末,炒匀,放盐少许及湿淀粉勾芡,放味精调味,铺上花生米即成。每日2次,佐餐食。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的辅助治疗。健康人食用能增强体质,防病延年。
**麦门冬的药理作用**
①对血糖的影响
家兔用50%麦冬煎剂肌肉注射1毫升/公斤,能升高血糖。另谓正常兔口服麦冬的水、醇提取物0.2克/公斤,则有降血糖作用;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兔,用0.5克/公斤/日,连续4日亦有降血糖作用,并促使胰岛细胞恢复,肝糖元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
②抗菌作用
麦冬粉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某些抗菌作用。以上药理项麦冬品种均未经鉴定
**麦门冬的临床应用**
治疗百日咳:麦冬、天冬各20g,鲜竹叶10g,百合15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78页。
1.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
2.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胃炎" 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4钱; 6~12g。或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麦门冬的食用方法:
**组成**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5克、扁豆10克、桑叶6克、生甘草3克。
**功用**甘寒生津,清养肺胃: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在古方《温病条辨卷一中对沙参麦冬汤具有详细的记载:
**组成**沙参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叶4.5克,麦冬9克,生扁豆4.5克,花粉4.5克;
**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日服二次。
**功用**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主治**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
**加减**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9克。
**歌诀**沙参麦冬扁甘桑,竹粉甘寒救燥伤,证或热兮定或咳,脉然无汗嗽痰凉
**适用舌苔**秋燥季节的白沙干苔
**麦门冬的附方**:
1、二冬膏:天冬、麦冬各等量。加水煎取浓汁,入约等量的炼蜜共煎沸。每次吃1匙。
源于《张氏医通。本方以二冬养阴润肺,清热降火。用于阴虚肺热或肺痨咳嗽,咽干口渴,发热或潮热。
2、麦冬粟米粥:麦冬15g,鲜竹叶10g,粟米100g。麦冬、竹叶煎水取汁,粟米加水煮至半熟时加入前汁,再煮至粥熟。
源于《外台秘要麦门冬饮去原方鸡蛋白。本方以麦冬养阴清心,竹叶清心除烦,粟米养胃、除烦热。用于心热烦闷,口渴,舌红少津。
3、麦冬天门冬雪梨汤
材料:天门冬、麦冬各10克,雪梨1个。
调料:冰糖末适量。
做法:
1雪梨洗净、去核、切片。
2将天冬、麦冬、冰糖末同放瓦罐内,加水适量。
3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煲1小时即可。
天冬与麦冬均为甘寒滋阴之品,雪梨富含膳食纤维、果胶,三者搭配,有滋阴润肺、润肤瘦身之功效。
4、降血糖、治疗糖尿病
麦冬、乌梅、天花粉各15克。煎水取汁。每天两次。一次150毫升。
5治疗便秘
麦冬、生地、元参各12克。煎水取汁。
**麦门冬的宜忌**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②《药性论:“恶苦YAO。畏木耳。”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1、麦冬临床使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2、有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3、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麦门冬的副作用**
1、麦冬临床使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2、有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3、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4、麦冬煎剂有镇静作用。麦冬亦能加强氯丙嗪的镇静作用,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能推迟回苏灵引起的抽搐,强直性惊厥及死亡发生的时间,但不能使动物免于死亡。
5、对心肌有收缩振幅的作用。豚鼠离体心脏灌流法表明,麦冬总皂甙及总氨基酸小剂量均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冠脉流量增加,大剂量则抑制心肌,减少冠脉流量,但两者对心率无影响。
6、麦冬会增加脾脏的重量。取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麦冬多糖、人参总皂甙,对照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后放血处死动物,称体重及胸腺、脾脏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麦冬多糖可极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重量。
7、麦冬水喝多了,会造成脾胃虚寒。麦冬可以延长果蝇寿命,提示有延缓衰老趋势,但是不要因为这样而认为麦冬产品,食用越多越好,其实,产品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游泳试验表明麦冬所含皂甙、多糖、氨基酸等有明显抗疲劳作用,麦冬性寒,如因脾胃虚寒,而见有腹泻便搪,舌苔白腻,消化不良者,均不宜应用。而儿童正属于消化系统不完全的群体,所以我不建议喝,个人建议小儿便秘可以煮白萝卜水喝,有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