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疾病知识 >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有什么?

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4-02-21    来源: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食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的急性、亚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常见的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有: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诺如病毒等。为了提高食源性疾病爆发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研究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规律、疾病负担等,我省目前开展了这些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工作。

  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腹泻,感染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型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体温可高达40℃,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或健康带菌者。慢性型表现为轻重不等的痢疾症状,大便带有黏液或脓血,左下腹压痛,久病者可贫血、营养不良和神经衰弱等,也可因机体防御机能下降而发生急性菌痢疾症状。引起这种腹泻的病原菌是志贺氏菌,包括志贺氏、福氏、鲍氏和宋内氏等志贺氏菌。目前我国最常见的为福氏志贺氏菌,它的致病力较强,感染10-100个菌即可发病。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也可以引起感染性腹泻,据致病机制不同又可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道聚集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五类。大肠杆菌导致的病症一般潜伏期为5~9d。患者呈急性发病,突发性腹痛,水样粪便,严重时转为血性粪便,呕吐,低烧或不发热。重者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如溶血性贫血、血尿、少尿,甚至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临床类型主要有3类:①伤寒型,患者出现高热、皮疹、相对脉缓、肝脾肿大、神经系统中毒症状。②败血症,患者潜伏期1~2周,一般发病急,畏寒、发热,为不规则热型或间歇热型。③胃肠炎型,患者潜伏期数小时至3d,体温一般38~39℃,有的可达40℃以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样便、少数有黏液脓血样便属于肠杆菌科。

  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腹泻主要来自海产品或盐腌渍品,常见者为蟹类、 乌贼、 海蜇、鱼、黄泥螺等,其次为蛋品、肉类或蔬菜。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中毒发生较快,病程较短,病症较重。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小时~4天不等,最短的仅为1小时,平均在6~10小时左右。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水样便,且常混有粘液或脓血。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腹泻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意识不清、血压下降,如不治疗及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

  诺如病毒也可以引起腹泻,最早是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暴发的一次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病原。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美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结果。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我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对象为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大便性状异常。故一但出现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性状异常的大便,且每日排便3次以上的病人,应尽快到医院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和耐药菌的产生。同时,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减少外出要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传染渠道。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jiankang/215717.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有什么?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