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疾病知识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24-05-16    来源: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急性肺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引起的急性肺吸虫病临床特点为潜伏期短,发病急,全身症状较明显。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发热(低热多见,部分病例可见弛张热伴畏寒)、乏力、盗汗、皮疹(可反复出现荨麻疹)等,继而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一般腹部症状常在感染后2~10日出现,常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在感染后10~30日出现。

  (二)慢性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除少数病例表现为急性肺吸虫病外,多数表现为慢性过程。其临床表现因虫种不同分为两大类型,即卫氏型肺吸虫病与斯氏型肺吸虫病。卫氏型肺吸虫病是由卫氏肺吸虫引起,肺脏为其成虫主要寄生部位,因此主要表现的症状是咳嗽、咳血、胸痛等,如侵犯脑脊髓、肝脏和皮下等时,也可出现肺外症状;而斯氏型肺吸虫病是由斯氏肺吸虫引起,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引起游走性皮下结节,如侵犯肝脏、心包、眼、脑脊髓等时,也可引起肺外症状。

  1.胸肺型

  (1)卫氏型肺吸虫病:此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咳血等症状。胸膜往往同时受累,故常可引起胸膜粘连或增厚,但发生胸腔积液者较少。此型开始时多为干咳,以后出现咳痰,多为白色稠状痰液,腥味,然后转为典型的铁锈色或果酱样血痰,有时可呈烂桃样痰液,患者以晨起时咳较剧烈,痰量多少不等。在此类特征性血痰中常可找到卫氏肺吸虫卵及夏科-雷登结晶与嗜酸性粒细胞。

  (2)斯氏狸殖肺吸虫病胸肺型:咳嗽、痰中带血丝,痰中不易找到虫卵。胸腔积液较多见,且量也较多,胸水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细胞。有少数报告斯氏狸殖吸虫可进入肺脏并发育产卵,所引起的胸、肺症状和体征与卫氏并殖吸虫引起的基本相似。

  2.脑脊髓型  以卫氏型肺吸虫病患者多见,尤以儿童受染较多。主要侵犯大脑,间有侵犯脊髓。脑型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大脑皮层刺激、脑组织破坏及脑膜炎的症状体征。

  1) 颅内压增高症: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反应迟钝、视力减退等。

  2) 大脑皮层刺激症:表现为癫痫、头痛、视幻觉、肢体感觉异常等。

  3) 脑组织破坏:可出现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失语、偏盲、共济失调等。

  4) 脑膜脑炎:表现畏寒、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炎性变化,嗜酸性粒细胞大量增加。

  5) 蛛网膜下腔出血:以斯氏型为多见,卫氏型有时也可见到。表现剧烈头痛、呕吐。体检颈僵直,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血性,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6) 脊髓型:此型较脑型少见,少数病例可兼有脑部症状。脊髓受损部位大都在第十胸椎上下,患者一般先出现知觉异常,如下肢麻木、刺激感等。

  3.皮肤型  为斯氏型肺吸虫病的临床类型,其发生率可达50%~80%,少数卫氏型肺吸虫病亦可出现此类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和包块,以游走性为特征。皮下包块出现的部位以腹部较多见,胸部、腰背部、大腿、下肢有时亦可见到。包块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大小一般在1~3cm左右。包块表面皮肤正常,肿块触之可动,单个散发多见,偶见多个成串。包块消退后可残留纤维组织,新旧包块间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纤维块。皮下包块活检,可查见童虫或呈虫体移行引起隧道样变化。

  4.腹、肝型  卫氏型与斯氏型肺吸虫病均可见到腹、肝型,大多发生在感染早期。主要表现为腹痛、且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隐痛,还可见大便带血和腹泻,有时可引起腹部器官广泛炎症、粘连,甚至引致腹膜炎症。肺吸虫侵犯肝脏,可在肝脏内形成嗜酸性脓肿,也可因虫体移行破坏血管引起肝组织出血性病变。患者除腹部症状外,常伴有乏力、纳差、发热等。

  5.亚临床型  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体征,皮试及血清免疫学检测阳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无明显脏器损害。这类患者可能为轻度感染者,也可能是感染早期或虫体已消失的感染者。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jiankang/219650.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