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护理生活 >一定要警惕身边有毒物

一定要警惕身边有毒物

发布时间:2024-05-26    来源: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漱口水中的酒精  漱口水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原料——酒精,可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致癌物质的伤害。澳大利亚国家癌症研究所2009年公布的研究报告表明,漱口水的酒精含量为25%或者更高,它与口腔、舌头和咽喉的癌变相关。

  2. 面包中的防腐剂  面包含有一种名叫丙酸钙(E282)的防腐剂。它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点点慢慢积累起来的,研究证明,它与肠道失调和偏头痛有关,还会导致孩子学习困难和持续性疲劳。

  3. 洗护产品中的二乙醇胺(DEA)      沐浴露、润肤乳含有一种叫二乙醇胺的物质。二乙醇胺会和产品中的硝酸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潜在致癌物——亚硝胺。此外,二乙醇胺还可能刺激皮肤和黏膜。

  4. 牙膏中的氟化物  牙膏或多或少都含有氟化物,氟化物是一种潜在的“毒药”,即使只摄入极小的量,也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中毒,且毒性可以日渐累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一项研究发现,氟化反应与美国每年发生的癌症死亡病例相关。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预防科博士王鹏提醒,要正确使用含氟牙膏,成人每天别超过3.4毫克,7岁到15岁儿童别超过1.9毫克到2.1毫克,3岁以下的孩子刷牙时容易误吞牙膏,建议暂时不要使用含氟牙膏。

  5. 指甲油中的甲醛      指甲油散发出的刺鼻气味是我们常挂在嘴边、避之唯恐不及的甲醛,接触时间长了,会造成眼睛、鼻子、咽喉发炎,咳嗽、哮喘发作,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皮疹、鼻出血、头痛和头晕等。从1987年起,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把甲醛列入了2A级致癌物。

  6. 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  市场上大多数染发剂中都用了一种化学物质——对苯二胺,它会导致皮肤过敏,甚至致癌。北京武警总医院血液科主任李昕权提醒,如果染发时需要加热,对健康危害更大,因为对苯二胺经加热后,会通过头皮进入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可能会引起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此外,对苯二胺还易诱发皮肤癌、膀胱癌等。(下转1、8版中缝)(上接第1版)

  7. 湿巾中的丙二醇  湿纸巾含有一种常见原料丙二醇,它是一种容易渗透到皮肤中的石油化工溶剂,会堆积于心脏、肝脏和肾脏中,导致它们畸变和损伤,还会削弱免疫系统。

  8. 婴儿护理产品中的发泡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最常用的发泡剂,氧化后形成十二烷基醚硫酸钠,因其对眼睛刺激性较小,常被用于温和护理产品和婴儿护理用品中。但其氧化过程中会生成一种极其有害的化合物——1,4-二氧六环,它是一种激素干扰素,在越南战争结束后,大量越南军事人员曾因此陷入癌症的痛苦之中。此外,它还是一种类雌激素,被认为会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机会,并且与精子数量少且呈现病态有重大关联。

  9. 彩妆中的滑石粉  最细微的粉状化妆品,如眼影、胭脂、粉底等,大部分都含有滑石粉。这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与卵巢癌和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关。一份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的报告表明,使用滑石粉的妇女患上卵巢癌的风险会增加60%。此外,滑石粉绝对不能应用于爽身粉等婴儿护肤品里面,除了致癌外,它被吸入后还可能导致急性呼吸道压力。

  10. 香水中的甲苯  如果你患有哮喘,要记住,远离指甲油、发胶、发蜡、香水这些化妆品,因为它们中几乎都含有甲苯。研究证明,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的甲苯,可能出现眼睛及上呼吸道明显受刺激的症状,表现为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等。如果长期接触,则可能引发慢性中毒,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或让女性月经异常、皮肤干燥、皲裂、皮肤炎等。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jiankang/220485.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一定要警惕身边有毒物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