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查症状>妇产科>外阴萎缩

外阴萎缩

症状名称 :
外阴萎缩
就诊科室 :
妇产科
相关检查 :
妇科常规检查
相关药品 :
安乐片

详细介绍

  • 介绍

    外阴萎缩是指一组女性皮肤、外阴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皮肤色素脱失的疾病。长期以来,临床医生习惯将皮肤和黏膜变白、变粗或萎缩的外阴病统称为“外阴萎缩”。老年性外阴萎缩是由于皮肤营养障碍所致外阴皮肤黏膜全部或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组织减少及功能障碍而发生的萎缩性变化。老年性外阴萎缩由于衰老、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慢性感染、中毒、先天性异常或神经营养功能障碍等所致,也可以是机械性长期压迫、牵引或物理性因素如放射性损伤或化学性刺激所致。一般在50岁以后出现。 表现为皮肤变薄干燥,弹性减低而松弛,表面出现皱褶,汗腺萎缩,汗液减少、皮脂腺分泌减少,毛发脱落变细。此外可出现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点,毛细血管扩张,细薄鳞屑及瘀斑,常伴有脂溢性角化、老年性角化病、老年性血管瘤、紫癜、皮赘、老年性弹力纤维病等疾病。

  • 病因

    外阴萎缩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造成外阴皮肤萎缩的原因如下:

    1.原发性外阴萎缩: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其靶器官也随之萎缩。

    2.外阴白色病变:亦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分为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及混合型。其中硬化苔藓型病变时间较长后,炎性病变使真皮弹性组织消失而纤维化,则阴蒂、小阴唇萎缩。

    3.扁平苔藓:由白带、搔抓等慢性刺激引起,常并发严重的萎缩性变化。

    4.外阴白斑病 :是外阴黏膜的增殖性变,有10%~20%发生恶性变。可能因创伤、炎症、过敏、感染等长期刺激而形成,最后亦可致外阴萎缩。

    (二)发病机制

    1.原发性外阴萎缩:表皮变薄,角质层亦变薄。真皮有玻璃样变。皮下弹力纤维减少。

    2.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病理特征为表皮层过度角化甚至出现角栓,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色素细胞减少。真皮浅层水肿,胶原纤维结构丧失而出现均质化,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带。

    3.扁平苔藓:颗粒层增生,有过度角化及棘层肥厚。真皮浅层有带状炎性浸润,并侵入表皮,基底膜常有液化变性,上皮细胞退化可形成胶状体。

    4.外阴白斑症:在肥厚期,上皮层增厚、角化,乳头肥大并常陷入结缔组织中。在萎缩期,慢性炎症变化显著,程度不同的水肿,上皮层下的弹力纤维几乎完全消失。肥厚期与萎缩期之间无明确界限,上皮层在一处可能显著增厚,而在另一处则很薄。

    有人建议:根据上皮层细胞增生间变程度,将外阴白斑症分为三级:

    Ⅰ级:上皮棘细胞增厚,乳头陷入结缔组织中,但细胞未见不典型改变。

    Ⅱ级:出现不典型细胞,有散在的核分裂,并有上皮珠形成。

    Ⅲ级:细胞有间变,大小不一致,有核分裂,具有与原位癌相似之改变。

  • 预防

    外阴萎缩的预防:

    1.生活规律,不要熬夜,早起早睡。

    2.合理饮食:使用一些清淡的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喝酒。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

    3.保持外因清洁:勤洗澡,勤换洗内裤。

    4.适度锻炼:进行一些功能锻炼。

    5.保持心情舒畅。

    6.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做好随访、预防癌变的发生。

  • 检查

    典型病例依据症状和体征即可诊断,但需依靠活体组织检查,应在可疑病变处进行活检,并多点取材,以排除恶变。如能先用1%甲苯胺蓝染色,再用1%醋酸溶液脱色,在不脱色区活检,可提高诊断阳性率。近年来对外阴病变也应用阴道镜检查,有助于排除癌变。

     

相关症状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