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育儿宝典 >远视是不是能看的非常远吗?

远视是不是能看的非常远吗?

发布时间:2020-09-22    来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p    带孩子检查视力,视力不达标,一般都是近视。/pp    但也有一些孩子经过检查后,被诊断出远视。/pp    近视大家都不陌生,远视却比较少了解。/pp    很多家长想当然的认为,近视是看得近,/pp    那么远视就是看得远,不是件好事吗?/pp    远视就是看得远吗?/pp    其实,并不是……/pp    我们的眼睛接受外界的影像,是通过眼底一个叫做视网膜的组织。近视的人之所以看不清,是因为光线进入眼睛后,落在了视网膜之前。同理,远视就是落在了视网膜之后!br/br//ppstrong人为什么会远视呢?/strong/pp    远视眼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眼球小,眼睛前后径短,就是医学上说的眼轴短。这个眼球小和我们通常说的小眼睛还不一样,我们平常说小眼睛大眼睛其实指的是上下眼皮之间的裂隙医学上称为睑裂大小,部分小眼球的人睑裂小,但两者没有对应关系。就像人个头有高矮之分,眼轴也有长短之分,特别短的眼球,医学上称为小眼球。小眼球表现为远视甚至高度远视。br/br//pp    人从小长大,个子逐渐长高,眼睛也有个长大的过程,生命早期,个个都是远视眼。/pp    眼球刚出生时使劲长,8岁左右完成正视化过程。/pp    所以小孩视力发育也有一个过程。/pp    那么,是不是人人都在8岁左右变成正视眼呢?不是的,还是有不少人眼球偏小,处于远视状态,需要配戴凸透镜才能看清楚,有些人还可能因为远视诱发斜视弱视。/pp    部分人,虽然有远视,但是他们可以动用睫状肌进行调焦,获得看远看近的清晰视力。这样的状况,属于隐性远视。正视眼看远时候眼睛处于放松状态,不累,只是看近的时候睫状肌需要调焦,而远视眼,看远的时候睫状肌就需要调焦,看近的时候睫状肌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打个简单的比方,正视眼看东西,睫状肌跑跑停停,常常有休息,而远视眼看东西,睫状肌一直跑个不停,所以很容易出现视疲劳。/pp    远视眼患者,不但出现视疲劳,还可能出现眼睛痛、眉弓部发胀、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调节性疲劳症状。br/br//ppstrong远视眼的分类有哪些?/strong/pp1、按照临床病理分类:/pp    生理性远视:是眼球发育的一个伴随症状,与年龄和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在生长发育中有一定的生理远视,是眼发育的正常过程。/pp    病理性远视:度数高于+6.00D即600度以上,可能由于遗传和外界环境影响,造成眼球发育落后或停止。br/br//pp2、远视按度数可分为:/pp    低度远视:+3.00D即<300度,在年龄时由于能在视远时使用调节进行代偿,大部分人40岁以前不影响视力;/pp    中度远视:+3.00D~+6.00D即300~600度,视力受影响,并伴有不适感或视疲劳症状,过度使用调节还会出现内斜;/pp    高度远视:+6.00D即>600度,视力受影响,视物非常模糊,但视觉疲劳或不适感反而不明显,因为远视度数太高,患者无法使用调节来代偿。br/br//ppstrong多发群体:幼儿/strong/pp    远视随年龄的正常变化,以下均为正常视力年龄增加,眼轴拉长,视力提高,远视度数下降直至正常/pp    2岁~3岁儿童,视力在0.5或以上,屈光度为远视100度~250度之间/pp    3岁~4岁儿童,视力在0.7或以上,屈光度为远视100度~225度之间/pp    4岁~5岁儿童,视力在0.8或以上,屈光度为远视75度~200度之间/pp    5岁以上儿童,视力在1.0或以上,屈光度为远视75度~175度之间/pp    6岁以上儿童,视力在1.0或以上,屈光度为远视50度~150度之间br/br//ppstrong孩子有远视怎么办?/strong/pp    学龄前儿童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眼轴并未达到成人,眼睛的前后轴较短,都存在一定的生理性远视,随着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眼球成熟,远视会逐渐消失,转为正视眼。br/br//pp    所以,有时孩子有点远视是好事,而过早消耗完“远视储备”的孩子,长大了反而更容易近视。但是,不同年龄段,生理性远视也存在个体差异。年龄越大,远视度数越高就越容易造成视力低下,影响双眼视功能,造成弱视。学龄前儿童如果度数高的远视应该排除器质性眼病后进行散瞳验光,据结果建议是否配镜;低度数的远视一般无需配镜,但伴有内斜视则需要配镜。随着年龄增长,眼睛发育,远视度数会逐渐下降。/pp    经常听到孩子的爸爸妈妈问,我的孩子才4岁,怎么就250度远视了?要不要矫正视力?以后会发展成怎么样?各式各样的担心。/pp    其实孩子的视力变化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孩子的视力是逐渐发育的,并不是一出生就1.0。视力的发育是从远视眼逐渐变为正视眼的,我们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正常情况下都是远视眼,这是出生自带的天赋,视力储备值又称为“远视储备值”,它类似“近视抗体”,如果这个值用得过快或者减弱得太快,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视觉发育,近视可能会提前出现。 所以有些孩子不会停在正视眼,而是继续发展,变为近视眼,甚至高度近视眼。/pp   /pp    孩子不同年龄段视力的变化/pp    ◆出生一周/pp    可以看见8-15cm的物体,视力只有0.01-0.02,表现出“斜视”的外观和轻微的眼球震颤也是正常的。/pp    ◆一个月/pp    可以看见15-30cm左右的物体,视力拓展到0.02-0.05。到三个月之前,他们会被各种鲜艳的视物吸引。/pp   ◆三个月/pp    可以固定视物,能看见75cm的物体,视力约为0.1。/pp   ◆一岁/pp    视力可达0.2-0.3,1岁之前的视力为进展迅速的“可塑期”,若视线被遮住,比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眼睑下垂等,不及时治疗,则视力将无法继续发育,甚至退化,导致不可逆的弱视。/pp    ◆三到四岁/pp    三岁视力为0.6左右,四岁为0.8左右,学龄前孩子们现在仍然是远视眼。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就要带孩子去眼科做散瞳验光,排除屈光不正和弱视。所以医生建议3岁前至少去医院检查一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pp   ◆五到七岁/pp    这个时期的视力为0.8-1.0。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常视力应该达到1.0左右了,若无法达到正常视力,就要及时查出原因。看看是不是有近视、较高度的远视、斜视等等。若发现配戴矫正眼镜后,视力仍低于0.8,则可能已经患有弱视。但是此年龄阶段通过各种治疗措施,弱视尚有“补救”的机会。很多眼科认为,斜视和弱视治疗的关键在一个“早”字,3-6岁治疗,7-12岁较差,13-16岁则更差,成人则无法治愈了。/pp    ◆八到九岁/pp    视力发育基本完成。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视力发育已基本完成,不会再有大的波动。若此时才发现有弱视或没有双眼单视、缺乏立体感的视觉,则矫正的机会就不大了,视力与视觉质量的治疗预后都不会太乐观。8岁之后,孩子的身体开始发育,眼轴也会随之变长。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就会加深。我们之前说了,孩子都是远视眼,眼轴较短。那么这就刚好可以抵消身体发育带来的近视影响。但是,假如孩子在八岁之前,就把远视储备消耗殆尽,那么随着眼轴的增长,近视度数就不可避免地增长。br/br//ppstrong儿童视力障碍信号/strong/pp    孩子可能不能很清晰地表达自己视物的感受,爸爸妈妈们就需要平常细心的观察,及早发现问题,避免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期。/pp    宝宝对光照无明显反应,面部经常不喜欢面向亮的地方。/pp    视力低下的婴儿常常会用手挤压眼睛,孩童时期看东西时不停眨眼和揉 眼。不困的时候也经常揉眼。/pp    走路虽目视前方,但经常躲不开眼前的障碍。 眼神与正常人有异,如眼神呆滞或眼球不稳定如震颤或无目的转动。常常只用一只眼睛看东西,看书或者电视视歪头眯眼,或越看越无意识的靠近要注视物体。孩子看书经常跳字,或一定要用手去导读,可能是两眼协调性不好,或追踪视与跳视能力不佳。瞳孔等眼睛内部结构发现病变或异常,如瞳孔区有白翳,应该及时就医。br/br//ppstrong简易的视力障碍检查法/strong/pp1、观察瞳孔/pp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稍稍刺激孩子的眼睛,这时候孩子会做出条件反射,立即闭眼。如果用手轻轻掀开孩子眼皮照射,瞳孔见光会缩小。br/br//pp2、注视和瞬目反应/pp宝宝在看到东西时的一瞬间表现出眨眼动作,则属正常视觉反应,即为瞬目反应。随后宝宝的眼睛对眼前的东西会盯视一段时间,即为固视反应。br/br//pp3、观察眼球运动/pp观察孩子的眼球在转动时是否正常,有无震颤,如果眼球在转动时出现颤动,如果出现则尽快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正常。br/br//pp4、观察注视能力/pp在距离孩子眼睛十五厘米处,用一个红色绒球来做测试,正常宝宝的眼睛能随着球的晃动而移动。br/br//pp温馨提示:/pp    如果您的父母有高度近视史600度以上者,一定一定要密切孩子的视力发展,按时定期检查视力,提早预防。有研究表明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后代发病率在90%以上;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近视。所以尽可能通过视光师指导,将孩子近视眼发展时间延后!/pp/p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article/44893.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远视是不是能看的非常远吗?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kefu@wendaifu.org,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