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医院文章

春季养生调摄技巧

浏览次数:16815发布时间:2016年04月08日来源:山东省中医院

春季从立春开始,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是研究如何保养身心以却病延年的原则和方法的学说。中医学在此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当成熟的理论体系。

    总的来说,养生要因时制宜。所谓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人们的生活起居与精神志意,必须与四时生长规律适应和一致。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就是人们保养摄生的良好开端。《黄帝内经提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养生,注重一个“生”字。要从起居、饮食、情志、运动四个方面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起居调养。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复苏,各种生物欣欣向荣的季节。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法则,规律作息,起床后要全身放松,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以舒畅自己的情志。人们从冬季已经习惯了的"早睡晚起",过渡到春季的"晚睡早起"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不要太急于转变,而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时间变化而逐步转变自己的睡眠习惯。阳气始生,环境易出现乍暖还寒的情况,老人、儿童不易过早脱去棉衣。减衣物应当遵循先上后下,头凉脚暖的原则。因为人体的下肢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要比上半身差,更容易遭到春季风寒的侵袭,使寒气多自足下而生。因此,“春捂”要重在捂腿脚。

    2、饮食调养。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饮食养生应该补养阳气以顺应春升之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亦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另一方面,由于肾阳为身体阳气之,故在饮食上养阳,还应包括温养肾阳之意。春天时身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都显得不足,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新鲜的野菜、春笋、茼蒿、荠菜、韭菜等都是养阳的佳品。黄绿相间的香椿炒鸡蛋、一清二白的小葱拌豆腐,开胃、养眼、也更有利于健康饮食。此外,“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中医认为,酸甘可以化阴。春天阳气生发,容易出现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的表现,适当多食一点偏甜、偏酸的食品,可以化生津液,制约偏亢的阳气,起到柔肝、护肝的作用,甘味食品还能补脾胃,预防过盛的肝气损伤脾胃之气。济南春季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多风。多食用偏润性的食品对身体有好处。比如苹果、香蕉、百合、莲子、银耳、山药、枸杞等。而羊肉、狗肉、辣椒、胡椒、葱头等热性刺激性食物要少吃。

    3、精神调养。中医理论认为肝属木,与春季相应,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大怒伤肝”之说。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欢舒展、条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烦闷。在春季精神保健重点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不要过分劳累,以保证肝气的舒畅条达。有肝脏疾患的人,要做到心宽、心静。要亲近大自然,对自然万物多加关爱。在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踏青野游,登山赏花,使自己的精神情绪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利于春阳的生发与肝气的调达。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做到“恬然不动其心”。

    4、运动锻炼。入春后温度升高,应该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些轻柔缓和的室外锻炼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快走、慢跑、放风筝、踏青等。在天气好空气清新的时候进行这些锻炼活动,能使身体大限度汲取大自然的活力,有利于人体采纳真气,充养脏腑。户外空气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是促进骨骼生长的好养料,它虽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飘游”,对预防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都十分有益。譬如散步就是一种推广的养生保健方法。紧张繁忙工作之后,到街头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劳。放风筝也是春天里一项非常有益而有趣的娱乐体育活动。风筝放飞时,人的跑动、牵线、控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看风筝高飞,眼睛一直盯着风筝远眺,眼肌得到调节,疲劳得以消除。宋代医籍中既有记载“春日放鸢,引线向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踏青出游,一线在手,看风筝乘风高升,随风翻飞,实在是一件快事。

 


医生推荐

张良 张良 主治医师

山东省中医院 中西医结合生殖与遗传中心

孟凯 孟凯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中医院 创伤骨科

复杂骨折、脊柱创伤、骨感染、人工置换、股骨头坏死
谢进 谢进 主任医师

山东省中医院 创伤骨科

骨关节疾病、腰椎疾病、股骨头坏死、四肢骨折脱位
毕荣修 毕荣修 主任医师

山东省中医院 创伤骨科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