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人民医院文章

心肌梗塞的识别

浏览次数:16774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6日来源:唐山市人民医院

随着生活条件日益增长,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也显著增高,抢救及时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了解一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是非常有必要的,按临床过程和心电图的表现,本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但临床症状主要出现在急性期中,部分病人还有一些先兆表现。


  一先兆 突然发生或出现较以往更剧烈而频繁的心绞痛,心绞痛持续时间较以往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缓、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等,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先兆梗塞前心绞痛。如此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更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塞。


  二症状 随梗塞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1. 疼痛 是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有濒死之感。在我国约1/6-1/3的病人疼痛的性质及部位不典型,如位于上腹部,常被误认为胃溃疡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位于下颌或颈部,常被误认为骨关节病。部分病人无疼痛,多为糖尿病人或老年人,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少数病人在整个过程中都无疼痛或其他症状,而事后才发现得过心肌梗塞。


  2. 全身症状 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塞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一周左右。


  3. 胃肠道症状 约1/3有疼痛的病人,在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也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4. 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于起病后1-2周内,尤其24小时内。


  5. 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可持续数周后再上升,且常不能恢复以往的,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低于80mmHg,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的表现。


  6. 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初数日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发生率约为20%-48%,为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和顺应性降低所致。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进而发生右心衰竭的表现,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痛和水肿等。右心室心肌梗塞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


医生推荐

吴丙美 吴丙美 主治医师

唐山市人民医院 特需门诊

成雪 成雪 主治医师

唐山市人民医院 血液科

张小民 张小民 主任医师

唐山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

高血压、冠心病、顽固性心衰、各种心律失常及周围血管疾病
刘卫东 刘卫东 主任医师

唐山市人民医院 放化疗科

肿瘤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