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问大夫>找医生> 重庆>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 眼科> 鄢秀菊医生资料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

鄢秀菊 鄢秀菊
眼科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
患者印象 医术精湛 态度好 热情待人

鄢秀菊医生擅长

睑内翻倒睫矫正术、痣切除术、黄色瘤切除术、瘢痕切除术联合双重睑术或提上睑肌缩短术和内眦赘皮矫正术等;青光眼、眼外伤、白内障、眼部整形等

鄢秀菊医生简介

鄢秀菊,女,汉族,眼科教授,主任医师,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视明眼科中心主任;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手术复明办公室秘书长;重庆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重庆市“视中行动”秘书长,专家组成员;重庆市防盲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重庆市工伤鉴定专家组成员;白内障复明小组组长;重庆市低视力项目办副主任.1983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眼科任住院医师。1990年:在北京医科大学学习白内障手术,中华眼科学会主任李美玉教授指导。1996年-1997年: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中心进修学习一年,在院士李绍珍、全国知名专家博士导师陈家琪、叶天才等教授指导下学习眼表疾病、青光眼、眼外伤、白内障、眼部整形等。1997年-1998年:美国休斯敦医疗中心学习,从事老年黄斑病变基础研究。2002年在重庆医科大学参加2000年-2002年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2003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人民医院)学习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诊治。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2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坚实宽广的医学和眼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工作勤奋,认真好学,积累了丰富的科研、临床与教学经验。在重庆地区首次应用免疫抑制剂(丝裂霉素C)于鼻腔泪囊吻合术中;改良了额肌瓣悬吊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采用额肌带蒂舌状组织瓣直接下移悬吊,避开血管、神经,减少了额肌瓣外侧血管神经损伤,增强了额肌瓣的收缩力;在西南地区首次改进了泪道插管的方式;自制探针等行双泪道环形植入硅胶管合并用药治疗鼻泪道阻塞,对上、下泪小管阻塞,泪小管断裂疗效好;摸索了一套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经验;在治疗视神经炎、外伤性视网膜挫伤等疾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收到较好疗效;首先使用新药联合传统用药治病;使用复方樟柳碱+类固醇联合用药(在不同部位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改进睑内翻手术方法,采用双重睑切口,在矫正睑内翻的同时行双重睑手术和采用二合一或三合一同期手术,即睑内翻倒睫矫正术、痣切除术、黄色瘤切除术、瘢痕切除术联合双重睑术或提上睑肌缩短术和内眦赘皮矫正术等;改进白内障手术方法,手术中改进了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后囊混浊的处理方法。在数千例的手术中不断改进,对达到手术复明起了很大作用;眼处伤处理;眼处伤中虹膜睫状体损伤采用缝合修补术,使外伤时间较长者能保留虹膜并修补,形成瞳孔。自从重庆市开展“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以来,连续几年参加重庆和国家医疗队,在重庆市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2002年主持重庆市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麻风病康复工作,与澳大利亚专家一起施行麻风眼部整形手术,正在进行的重庆市麻风眼部整形科研受到好评,曾多次获得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优秀党员。2002年被评为全国康复工作先进个人。近3年以来,共发表论文20多篇,完成或在研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卫生局科研课题6项。在医、教、研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医生暂无服务,前往智能匹配咨询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鄢秀菊 出诊时间/预约挂号 查看最新时间表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上午
下午
夜间

医生推荐

包毅 包毅 主治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 眼科

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斜视等
吴际新 吴际新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 肛肠外科

肛肠外科、结肠纤维镜诊断
周健 周健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 肛肠外科

功能性排便困难,各种结肠、直肠疾病、肛裂、肛瘘疾病的诊治
陈渝新 陈渝新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 核医学科

骨关节系统MRI诊断及肛肠疾病影像诊断
傅天果 傅天果 主任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 风湿科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高血压,各种心律失常,风湿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