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问大夫>找医生> 山东> 威海市> 文登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李振光医生资料

文登市中心医院 文登市中心医院

李振光 李振光
神经内科 文登市中心医院
患者印象 医术精湛 态度好 热情待人

李振光医生擅长

神经内科疾病。

李振光医生简介

    李振光,男,1965年9月生,祖籍乳山。北京大学医学硕士;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神经病学实验室暨脑卒中预警中心主任;“卒中预警与早期治疗全国协作组”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在担任科主任的10余年间,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重科室内涵建设和新技术发展,所领导的神经内科在发展的旅程中日新月异,被威海市卫生局确定为威海市本专业唯一的重点专科,近年来科室规模不断扩大,现辖设三个病区和一个实验室,床位达80张,集医疗、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其整体诊疗水平和规模在全省三级医院中处先进水平,是胶东地区最大的神经内科诊疗中心之一。2007年再获山东省卫生厅授予省级重点专科(威海市唯一的省级重点专科)。其开展的微创钻颅系列技术在国内处先进水平,已成功为3000多例脑出血患者解除了病痛,成功率高达98%,无论在手术数量或质量方面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被全国微创钻颅技术治疗脑出血协作组确定为指导医院,并荣获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微创钻颅技术推广一等奖。2002年在山东省率先建立了全新的“心脑卒中预警中心”,将溶血磷脂酸(LPA)及其相似磷脂(脑缺血标记物,AP)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预警研究,其系列研究成果已经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达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威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此项工作的开展将从根本上改变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模式,“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健康报”等国内权威媒体为此进行了多次专门介绍,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咨询和学习者络绎不绝,为医院和我市的卫生事业赢得了荣誉。2005年又建立了设备和人员齐备的神经康复中心,带动了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模式的根本转变,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脑血管病、脑瘫、截瘫、脑外伤及神经炎后遗症等患者的残障程度。在教学方面,本人曾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和科技兴院先进个人,2006年荣获潍坊医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神经内科教研室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室。神经内科连续10余年被评为先进科室和医院重点发展科室。     1997年3月~1997年9月参加威海市委党校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管理知识。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考取北京大学医学部,师从伍期专教授,攻读神经病学神经生化专业研究生,获北京大学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毅然放弃出国深造及留京工作的机会回到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工作并担任学科带头人。曾参与国家“973”心脑血管病的重大基础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2000056905)。目前正在参与卫生部《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研究(C课题)》。2004年作为内审员全程参与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译文40余篇,多次参与或承担国家、省部级或市级科研课题。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论著10余篇。其中“小鼠实验性脑梗死病理及生化的长时程动态变化”获威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现任“全国卒中预警与早期治疗协作组”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威海分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学分册?特约撰译者;?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特约编委;?中华临床医药杂志?、《中国医学与保健》等多家杂志编委。曾荣获威海市委组织部、威海市科协颁发的“威海市第三届青年科技奖”;“北京医科大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二等奖”;“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颁发的中日医药奖”;2004年、2005年连续两次荣获威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其发表论文及科研的数量和质量在威海市名列前茅,曾先后在国外医学系列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译文20余篇,及时将国际神经科学领域的新进展介绍到国内,为促进国内神经病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曾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及生化机制进行了长期系统研究,其研究结果先后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基础医学与临床?等核心权威期刊。上述研究成果荣获威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山东省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其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有:1、在国内首次采用经皮光化学诱导方法成功建立了小鼠局灶性脑梗死动物模型,该模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人在此基础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及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进行了系统地综合研究,其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威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山东省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局灶性脑梗死恢复期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再次升高,并提出NOS活性再次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及胶质细胞增生有关,这一发现对揭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病理生理学及药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应用形态学方法,在国内首次报道脑梗死后1个月内,一直存在神经元凋亡现象,并提出缺血性神经元凋亡持续存在可能与活性氧及一氧化氮的毒性有关。这一发现为脑缺血恢复期的干预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4、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溶血磷脂类分子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关系的临床系列研究,对不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亚型患者,包括脑卒中、TIA、可能的脑血管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等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进行系统地对照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观察了LPA含量的变化,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对LPA含量的影响。证明了LPA作为一种重要的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在诊断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处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危险之中的亚临床患者同样具有重要的预警意义;提出颈动脉IMT和LPA联合检测在超声血管形态学和生化标记物两个层面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及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此方面的工作属脑卒中生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对揭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药物干预、一级预防及心脑卒中预警等方面均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系列研究结果先后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核心期刊,并荣获威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正在进行LPA及其相似磷脂(AP)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关系的研究,此方面的工作属出血性脑卒中生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对揭示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药物干预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5、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微创钻颅系列技术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1992年),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与改进,博采众家之长,技术日臻完善,已成功为3000多例脑出血患者解除了病痛,成功率高达98%,无论在手术数量或质量方面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被全国微创钻颅技术治疗脑出血协作组确定为指导医院,并荣获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微创钻颅技术推广一等奖。临床上可以全天候对除脑干以外的所有部位出血(包括基底节区、脑叶、小脑、脑室、硬膜下、硬膜外等)患者施行该手术。在微创钻颅技术的基础上我们首次提出联合尼莫地平、凝血酶抑制剂及亚低温脑保护疗法综合治疗脑出血,使脑出血的治愈好转率达到95%,死亡率显著下降,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脑出血病人的诊疗模式和预后,该系列研究成果荣获威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6、2005年建立了威海市首家具有相当规模(15张床位)的神经康复中心,设有病区康复治疗室,心理治疗室等,以神经内科为依托,承担各专业患者的康复评估、指导及治疗任务,重点是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物理治疗。神经康复工作带动了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模式的根本转变,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脑血管病、脑瘫、截瘫、脑外伤及神经炎后遗症等患者的残疾程度,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其显著的“三大效益”正在彰显。

医生暂无服务,前往智能匹配咨询

    立即在线咨询医生

    14万三甲医院医生 3分钟接诊 智能分诊

李振光 出诊时间/预约挂号 查看最新时间表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上午
下午
夜间

医生推荐

杨佐治 杨佐治 主任医师

文登市中心医院 胸外科

食管、肺、纵隔的各种胸外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朱明莉 朱明莉 主治医师

文登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内镜的操作。
毕伟平 毕伟平 主治医师

文登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内镜的操作及镜下操作。
李红 李红 副主任医师

文登市中心医院 肿瘤科

肿瘤相关疾病的治疗
隋建超 隋建超 主任医师

文登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对消化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思维敏捷,对少见病、病的诊断和治疗思路宽广,有独特的见解,尤其擅长肝硬化腹水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