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 找医院 > 卫生部北京医院 > 药学部

药学部

科室名称 : 药学部

所在医院 : 卫生部北京医院

联系电话 : 010-65132266

科室介绍 : 北京医院放射科共有63名工作人员,其中医生26名,技术员30名,护士4名,有7名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博士3名,硕士8名,在读研究生3名,另外回聘4位专家。本科拥有唯一同时获得北美放射学会(RSNA)和欧洲放射学会(ECR)荣誉会员的世界知名专家李果珍教授、国内知名专家韦嘉瑚教授、潘纪戌教授和周诚教授。先后有10位医生在国外留学或工作。有3名医生享受国务院津贴。 本科按照国际放射学界通用的系统化分组方法分为神经头颈骨骼、胸部心脏、腹部盆腔及介入放射四个大系统组,按各个系统的临床X线、CT、MR、介入放射学的综合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进行科研及日常工作。 北京医院放射科于1979年率先引进全国第一台CT机,1992年又成为全国最早引进高场强MR的医院之一。20多年来做了大量临床检查,积累了丰富的影像检查、诊断经验。具有完善的诊断技术和强大的人才梯队,至今在科研、教学及医疗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放射科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我科现己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多排螺旋CT、电子束CT、最新的双梯度1.5T MR以及双C形臂可直接采集三维数据的血管造影机、数字化CR、DR照像机、2台摇篮床胃肠机。 多年来在老专家李果珍、韦嘉瑚、潘纪戌教授的带领下,全科医生在国内外发表了140多篇论文,其中科主任周诚教授和付主任陈敏教授与中科院合作的关于视觉功能性磁共振研究的论文被国际上最著名的“科学”杂志(Science)接受刊登;主编、合著、译著10余本著作。其中李果珍教授主编的《全身CT诊断学》一书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放射科医生CT上岗资格考试专用书。几年来10多名医生参加了数十次国际放射学会议,并在大会宣读论文。现在科内仍承担着国家级、部级、局级数项课题,并与中科院共同承担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功能性MR的科研项目。 我科每年还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生教学任务和全国放射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每年接纳全国各地50余名进修医生,为基层医院培养了大批业务骨干。 特色和新技术 1.CT检查 (1)高分辨CT和快速动态增强检查:在国内最早开展肺的高分辨CT(HRCT)和腹部脏器的快速动态增强扫描的科室。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使我科在C T检查,特别是体部CT检查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脏器动脉灌注检查:我科具有世界先进的多排螺旋CT机,因其扫描速度快,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能捕捉到动脉早期、动脉期、动脉晚期时相,观察与评价脏器供血情况,对肿瘤性疾病、非肿瘤性疾病、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脏器有否缺血(如胰腺炎、胰腺癌、早期脑梗塞)等疾病可早期发现。 (3)无创性CT血管造影检查: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快速扫描后,依组织间的密度差异重建出血管多维图像,从各种角度立体观察动脉血管粗细和狭窄(如动脉瘤、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达到了诊断和筛选部分患者进行治疗的目的。 (4)胃及结肠仿真内窥镜检查:胃及结肠内注入气体对比剂扫描后,经重建呈多维立体图像,直接腔内观察病变。适合于多种胃和结肠疾病的诊断(如胃、结肠的肿瘤、息肉、良恶性狭窄等)。 (5)心脏及冠状动脉的综合CT检查:利用电子速扫描装置和多排螺旋CT的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的积分测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和冠状动脉的血管成像、心脏的形态和功能检查。 2.MR检查 北京医院放射科有美国产目前世界最先进1.5T Excite Twin~speed(2002年待安装亚洲第一台)和1.5T Signa╱Horizon echo~speed(1996年升级最高配置)的全身磁共振扫描机,广泛应用于神经、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骨骼肌肉各系统疾病诊断。 (1)脑功能成像检查: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及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该技术可用于早期诊断脑缺血、探索脑结构、功能定位以及指导外科手术等。 (2)磁共振液体成像技术:包括磁共振脊髓造影(MRU)、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以及磁共振泌尿系统造影等。这项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代替有创的ERCP、PTC、IVP和X线血管造影。 (3)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无创性血管造影。 (4)门静脉血流分析:适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血流测量,评价肝硬化程度及预后。 (5)肝脏特异性磁共振造影剂的应用:提高肝癌、肝转移癌诊断的准确性。 (6)高分辨率前列腺磁共振成像: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和治疗后疗效观察。 (7)相控表面线圈的应用:适用于胸、腹部及盆腔等部位检查,改进图像空间分辨率和图像质量,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 (8)磁共振波谱成像:观察不同疾病的化学成份改变,用于脑代谢性疾病、脑肿瘤、痴呆和前列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介入治疗 (1)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主要应用于体部各脏器及肢体的血管性疾病。如大动脉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狭窄等病变。针对不同病变选择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患下肢支深静脉血栓,为预防肺梗塞者,应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2)肿瘤性病变的治疗:对发生于呼吸、消化、盆腔和肢体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可选择介入治疗。其优点是(1) 微创性、可重复性强;(2) 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部位,疗效好、全身副作用小;(3)局部化疗同时使用栓塞阻断肿瘤供血,达到双重治疗的目的。对肝脏肿瘤还可选择化疗药盒埋入术,进行系统的化疗。 (3)非血管的金属支架置入术:适用于食道、气管狭窄,胆道梗阻性病变。 (4)囊肿性病变的硬化治疗:主要应用在肝囊肿、肾囊肿。主要方法是使用无水酒精CT定位下穿刺抽取囊液,然后注入适量的无水酒精硬化囊壁粘膜,囊液分泌消失,囊壁闭合。是治疗囊肿性病变有效手段之一。 (5)部分消化道出血及咯血的诊断和栓塞治疗。 (6)CT定位下肿瘤性病变的穿刺活检。 4.普通放射检查: (1)全身各部位的数字化成像; (2)数字化静脉肾盂造影; (3)数字化膝关节造影; (4)数字化口服胆囊造影; (5)胃肠造影。

推荐疾病

推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