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 找医院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放射科

放射科

科室名称 : 放射科

所在医院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 : 010-88325180/5181/51

科室介绍 : 90年代西直门人民医院新址投入使用后,放射科连续引进了各种大型影象设备。1990年,西门子Pandros血管造影机投入使用。1994年,亚洲第一台双螺旋CT引入我科,1995年,引进国内最高场强的2.0T超导磁共振机。1997年又购入菲力浦V3000DSA血管造影机一台。此外,还有5台胃肠造影机、5台X光检查机、4台床旁X光机、5台洗片机。目前科室拥有65名工作人员,包括教授、副教授7名;主治医师5名;训练有素的技护人员27名;5名工程师;4名工人;8名在读研究生。全科每年发表论文十余篇,自立编写出版多部著作,部分科研项目历获卫生部及院内表彰。我科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每年有20余名进修医师系统地在我科进修。我科导管室建于1992年,至今已进行了2000余人次多种恶性肿瘤的栓塞化疗并能进行食道、胆道、血管等全身各系统的介入治疗。如食道狭窄的扩张治疗、胆道狭窄的内引流以及血管狭窄的支架置放等。近年来,仍在不断开拓微创治疗领域的新途径,正以最快的速度使介入放射学步入国内先进行列。 2001年,引进了多台代表当今医学影象学最新进展的高新诊断设备.其中包括GE公司的Lightspeed多层螺旋CT,GE excite HD超导磁共振,以及岛津公司的全数字胃肠造影机。2005年至今,我科又先后引进了KODAK DR3000,GE 64排 VCT,SIEMENS Sensation 64层CT,GE HDx 3.0T磁共振等先进检查设备。全面提升了疾病的检查和诊断水平,并随之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归档与传输系统(PACS)及放射科信息系统(RIS)早在2003年就已经在我科启动。目前X线摄影、CT、磁共振及数字胃肠机的图像均可实时传输,并进行存储。最终将实现远程图像传输,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历史沿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建于1918年,当时没有专门的放射医师,仅在医院主楼的四层有一部开放电路X线设备,实验室的技术员拍片后由临床医师负责诊断。1942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协和医院被迫关闭,著名的放射学老前辈,中华放射协会第一任主席谢志光教授来到我院,开创了我国放射诊断学的先河。当时科室人员很少,设备简单,陈旧,但他们筚路蓝缕、团结奋斗,为我科的成长、壮大奠定了基础。1948年解放前夕,我科医师技术员共增加到7人,购置了美国菲力浦公司200mA诊断机一台。 1949年,放射科迁到新扩建的主楼西翼底层,中华放射协会第二任主席、著名放射学者汪绍训教授来我科担当主任职务,放射科逐步增添了各种专用诊断机,如西门子200mA胃肠造影机、断层摄影机、70ms西门子间接摄影机、Peerless自整流透视机及床旁照相机等。平均每年完成各种照片、透视、胃肠造影和特殊检查5万余人次。为我国放射学事业培育了诸多优秀的人才,如胡梦华、李果珍、刘赓年等著名放射学家都是从这里开始他们光辉的专业生涯的。1958年,人民医院正式成为原北京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崭新的体制为放射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我科医、教、研全面启动,大型先进设备连续增置,1976年引进了日本1000mm诊断机、多轨迹断层机、装配有影像增强和电视监视系统的胃肠造影机和高电压胸部照相装置。1982年以来又引进了日本东芝和岛津公司的配有录像设备和110mm缩影摄像设备的遥控胃肠造影机两台,还有岛津泌尿系统检查用机及东芝CT扫描机等多部先进设备。我科担负着北京医学院历届医疗系学生的放射诊断学教学工作,并多次组织省市级和卫生部各种培训班。为祖国医学影像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推荐疾病

推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