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科普 >疾病知识 >正文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母乳性黄疸有哪些症状?

发布时间:2021-05-10   来源:互联网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为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人们对母乳的重要性越来越有认识,随之而来的是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已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危险因素。那么母乳性黄疸怎么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1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1、光疗:蓝光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对于已经确诊的母乳性黄疸足月儿,如果血清胆红素实在太高,超过220μmol/L的绝 对峰值,可先通过光疗把峰值降下来。

  2、喂养:母乳喂养应少量多次

  另外,是否应该减少甚至停止母乳喂养的问题呢?虽然停喂母乳后黄疸会明显消退,但母乳为小婴儿理想的食品,还是不要随便断掉奶,也无需过早采取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的喂养方法。除非血清胆红素的值实在太高,才建议暂停母乳喂养三五天。

2

母乳性黄疸有哪些症状?

  1、黄疸不消退

  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黄疸程度

  以轻、中度为主(≥342μmol/L),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3、一般情况好

  婴儿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4、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

  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17.1~51.3μmol/L(1~3mg/dl),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3

母乳性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据了解,目前医学上对造成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暂时还不是很清楚,但医学研究专家们普遍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出现,是因为宝宝在喝下母乳后,身体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从而出现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肤色偏黄的情况。也有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health/1454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母乳性黄疸有哪些症状?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