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大肠恶性肿瘤)	
	
    
    
    	
		
			
							
				
					大肠癌就诊指南
					
						
                            
                                - 典型症状
 
                                - 腹痛 嗳气
 
                            
                                                        
                                    - 建议就诊科室
 
                                    - 肿瘤科、胃肠外科
 
                                
                                                    
                                - 最佳就诊时间
 
                                - 癌细胞早期发现
 
                            
                                                    
                                - 就诊时长
 
                                - 长期治疗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3-6个月
 
                            
                                                    
                                - 就诊前准备
 
                                - 检查需空腹
 
                            
                                                    
                                - 常见问诊内容
 
                                    -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 
                                        2、亲属结直肠癌史者。
                                    
 
                                    - 
                                        3、3.大便潜血阳性者
                                    
 
                            
                                                    
                                - 重点检查项目
 
                                        - 1.便潜血试验
 
                                        - 由于大肠癌常因粘膜糜烂溃疡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可利用简便易行的便潜血试验监测大肠癌,早期的便潜血试验为化学呈色方法,常用试剂为联苯胺或愈创木脂等,近年来逐渐被特异性更强的免疫潜血试剂所取代,但由于便潜血试验并不能区分癌性和非癌性出血,故目前多用于作为大规模人群大肠癌普查的初筛手段,但少数早期癌亦可呈假阴性结果而致漏诊。
 
                                        - 2.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
 
                                        -  又称半乳糖氧化酶试验,是检测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特异标记物的简便方法,只要将直肠指套上沾液涂抹在特制的纸膜或玻片上,经半乳糖氧化酶反应及雪夫氏试剂显色,便可判断患者肠粘膜是否有T抗原表达,经临床及普查验证该法对大肠癌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将其用于普查,与免疫潜血试验筛检大肠癌有互补,但亦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 3.血清CEA的检测
 
                                        - 大多数大肠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常升高,超过50&mug/ml,但该试验的特异性并不强,在一些非消化道肿瘤及良性病变,血清水平亦可升高,此外,CEA对早期结肠癌和腺瘤性息肉敏感性较差,因此将其用于早期大肠癌检测,并不明显,1982年Magagi等利用人结肠癌细胞系免疫小鼠制备的CA19-9,可以识别有高度癌特异性的唾液神经节苷脂,结果发现19%~49%结直肠肿瘤水平升高,但它对胃胰肝胆管的敏感性更强,作为大肠癌血清学检测,并不比CEA敏感。
 
                                        - 4.内镜检查
 
                                        - 对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常可取常规X线检查,对于高度可疑的大肠癌临床患者尤倡导全结肠镜检查以免漏诊,由于纤维结肠镜安全可靠,不仅能检视肿瘤大小,形态,部位,活动度,且能行息肉或早期微小癌灶切除,对可疑病灶能定向镜取组织进行活检,因此是目前大肠癌诊断最的手段,在大肠癌普查中,常作为评价各种初筛检的金标准。
 
                                        - 5.X线检
 
                                        - 可发现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不能窥视的病损,对于纤维结肠镜难以送达回盲部的患者尤为首先,亦是诊断大肠癌的手段,一般均行钡餐灌肠检查,主要征象为粘膜局部变形,蠕动异常,肠腔狭窄,充盈缺损等,对较小的,特别是直径小于2cm的早期癌显示常有困难,采用气钡双重显影,对早期癌的发现有帮助。
 
                                        - 6.活体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学检查
 
                                        - 活体组织检查对于确定大肠癌尤其是早期癌和息肉癌变以及对病变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它不仅可明确肿瘤的性质,组织学类型及恶性程度,而且可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脱落细胞学虽准确性高,但取材较繁琐,不容易获得满意的标本,观察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细胞学医生,故临床应用少,目前多由内镜下直接刷检涂片进行细胞学诊断所取代。
 
                            
                                                    
                                - 诊断标准
 
                                - 一般通过结肠镜检查确诊,将纤维结肠镜伸入到结肠起始部位回盲部,检查结肠和直肠肠腔,并在检查过程中通过结肠镜摘除并行病理学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