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查找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过去将本病称为细菌性心内膜炎(bacterial endocarditis),由于不够全面现已不沿用。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皮肤病损、脾肿大和血培养阳性等。
猫抓病是由汉赛巴通体感染所致。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猫等家畜的接触或抓、咬破皮肤感染人体。典型临床特征为原发性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一般为良性自限性。但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全身性损害,如肉芽肿性肝炎、肝脾肿大、神经炎及脑膜脑炎等。整个病程1~4个月。
同科室疾病 青霉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瘤状破裂为其主要危险。常发生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部降主动脉、胸腹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同科室疾病 动脉瘤 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听神经瘤是指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多源于第Ⅷ脑神经内耳道段,亦可发自内耳道口神经鞘膜起始处或内耳道底,听神经瘤极少真正发自听神经,而多来自前庭上神经,其次为前庭下神经,一般为单侧,两侧同时发生者较少,肿瘤外观呈灰红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质底视脂肪性变与囊变的有无和程度的差异而软硬不同,瘤体表面有膜,显微镜下瘤细胞多呈纺锤形、核长杆状,排列成栅栏或漩涡状,胞浆似纵纤维状,内含粗面内质网等细胞,瘤细胞边缘有很多长突起、交错伸延于细胞间隙内,和胶原纤维与罗斯小体并存,有的瘤细胞为多形,成团群集、界限不清,组成大小形状各异的团网,细胞间有含粘液的微空隙两型细胞可共存,唯多以其一为主,肿瘤增长较缓慢,不同时期速度可不同,若发展过快,其中心可液化囊变,瘤体本身血管分布不多,源于神经但无神经从中穿行。是颅内神经瘤最多见的一种,占颅内肿瘤的7%-12%,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是良性肿瘤,早诊早治疗效好,肿瘤较大合并颅内高压者手术是唯一出路。
医源性萎缩性鼻炎即空鼻综合症或空鼻症(英文:empty nose syndrome),是一种由鼻甲切除性手术或类似手术导致的鼻腔综合症。其主要特征为鼻塞及鼻腔和(或)鼻咽、咽部干燥感等症状。鼻腔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鼻腔宽敞呈“筒状”。目前,有研究者认为过分的鼻甲切除性手术可以导致继发性鼻腔粘膜萎缩及一系列伴发症状。
电击伤(electrical)俗称触电,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超过1000V(伏)的高压电还可引起灼伤。闪电损伤(雷击)属于高压电损伤范畴。
在人类引起侵袭性感染的真菌一直被分为原发性致病菌和机会性致病菌。原发感染发生在看来健康或有细胞介导免疫缺陷的患者;机会感染发生在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吞噬功能障碍的患者,包括代谢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较为多见,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运动场上均易发生。有人统计,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韧带损伤,占全身损伤的4%~5%。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折。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再者此类损伤,多为骨与韧带的合并伤,应对骨折和韧带损伤同样重视和处理。
骶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亦可与骨盆损伤同时出现;前者较少见,而后者在骨盆骨折中约占30%~40%,因此,其绝对发生率远较单发者为高,且以男性多见;在治疗上亦较复杂,需与骨盆骨折的治疗一并考虑。
同科室疾病 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单纯外伤性腰腿痛 尺神经损伤 化脓性腱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