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查找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生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又称毛细血管增生性肉芽肿(granuloma telangiectaticum),系皮肤受损伤后化脓菌侵入皮肤伤口,引起炎性肉芽肿反应,肉芽组织过度增生,最终形成血管瘤样或乳头样损害,也有资料认为本病与感染无关。
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髓炎综合征(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omyelitis syndrome),简称SAPHO综合征。SAPHO为下列5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滑膜炎(synovitis)、痤疮(acne)、脓疱病(pustulosis)、骨肥厚(hyperostosis)和骨髓炎(osteomyelitis)。SAPHO综合征是主要累及皮肤、骨和关节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主要包括骨病变和掌跖脓疱病。Sasaki于1967年首先描述了一例有掌跖脓疱病的锁骨无菌性肥厚性骨炎,此后相继报道了250多例。1987年Charnot等经过归纳,取每一病变的首字母,提出SAPHO综合征的命名,并把本综合征的骨关节病变分为与痤疮有联系的风湿性表现(团块、暴发的、汗腺炎、化脓的),掌、跖脓疱病,胸锁骨肥厚和慢性复发性骨髓炎四组。所有病人均累及胸骨关节,并引起无菌性骨肥厚性骨炎。1987年法国医师Charmot等提议将掌跖脓疱病、化脓性汗腺炎或重症痤疮伴发胸肋锁骨肥厚、慢性复发性多灶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炎等损害统称为SAPHO综合征。其共同特点是皮肤损害在某一时期均有无菌性脓疱,骨损害包括无菌性骨炎、无菌性骨髓炎和关节炎。Kawdi等注意到皮肤、骨和滑膜的组织中均有相似的炎症细胞浸润,认为这三处损害有其共同的病因。近十几年来,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临床报道,但有关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相关报道几乎空白。目前全球报道的病例数不足300例,80%以上的病例集中在欧洲,其余的在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我国尚无正式报道。
同科室疾病 松毛虫性骨关节炎 慢性单纯外伤性腰腿痛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肩锁关节脱位
脊柱侧凸是一种病理状态。当脊柱的一段或几段出现侧方弯曲,可逐渐加重,不仅可累及脊柱、胸廓、肋骨、骨盆,严重者影响到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截瘫。重度侧凸需手术矫形,轻度侧凸通过指导下的体疗,电刺激治疗、牵引治疗、特别是支具治疗可以防止或减少畸形的发展。
乳头状瘤为咽部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系皮肤或粘膜上皮及其下结缔组织向表面呈乳头状突起所形成。乳头呈圆形或椭圆形上皮团块,中心有疏松而富有脉管的结缔组织。多为扁平细胞型乳头状瘤。
食管下端有不正常的柱状上皮覆盖,称之为Barrett食管。普遍认为是获得性,并与反流性食管炎密切相关,并有发生腺癌的可能,异位柱状上皮残留于食管可在食管任何部位发生。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以结肠黏膜黑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肠病,其本质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以往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报道较少,近年结肠黑变病在我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结肠的正常黏膜上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呈棕色,褐色,黑色条纹状或虎皮状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合并有息肉者呈粉红色或白色,黏膜下血管网不清楚,光镜下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大致正常,黏膜下层增厚水肿,固有层内有大量密集或散在分布的巨噬细胞,形态不规则,胞质内充满色素颗粒,细胞核被遮盖(图1),有时巨噬细胞外也可见到色素颗粒,严重的结肠黑变病的患者,在黏膜下或肠系膜淋巴结中也可看到含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及色素颗粒,这时黑色素染色(Fontana银染色)阳性,铁染色阴性,电镜观察下黏膜固有层内可见巨噬细胞的数量和体积明显增加,其胞质及周围的结缔组织中有大量脂褐素沉着,在肠壁神经丛的无髓神经纤维附近也可见到含有脂褐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同时见到成纤维细胞的吞噬现象。
阴虚发热,病证名。因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见《丹溪心法·发热》。《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虚也。”中医学认为,人体由阴阳两方面组成。阴是指人体的精血津液等物质基础,阳是指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在正常情况下,阴阳相互依存,维持着动态平衡。如果阴阳的这种平衡受到破坏,阴阳的某一方出现偏盛或偏衰,人就会发生疾病。小儿的体质特点是阴阳相对不足。在一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外感热病。小儿高热或长期发热,常常可伤及津液,从而导致阴虚发热。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可是先天性的或获得性的。先天性感染主要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小眼球、白内障、视网膜脉络膜炎和视网膜脉络膜瘢痕等眼部病变;获得性感染在儿童(原发性感染)主要引起水痘,在成人则主要引起带状疱疹和眼部病变(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炎、视网膜坏死等)。其所致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致盲性眼病。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
输尿管炎是单侧或双侧输尿管的炎症,是由大肠埃希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所引起的输尿管管壁的炎性病变。常继发于泌尿系其他部位的感染,内源性或外源性损伤。 肾脏或膀胱感染的扩散是其最常见的原因。另一原因是部分输尿管神经支配缺陷引起的尿流迟缓(尿流停顿)。潜在的肾脏或膀胱感染需进行治疗,神经支配缺陷的输尿管节段需行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