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查找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cholesterolosis of gallbladder)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底膜内沉积着大量的胆固醇酯颗粒,形成许多黄色小结节,外形似草莓,也称草莓胆囊。
除慢性外伤性因素外,凡因某种原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致颈背部筋膜及肌组织出现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者称为颈背筋膜纤维织炎。此种不易被重视的疾患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等寒冷地区及沿海气候潮湿地区较为多见,尤其是在长期野外作业的各类人员中,其发病率随着滞留时间的延长和慢性劳损等而成倍增长,因此必须加以重视。预防本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对稳定群体工作情绪、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鼻腔异物是鼻腔内外来的物质。鼻腔外来物质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①非生物类 如包糖纸、塑料塑料玩具、钮扣、项链珠、玻璃珠、石块、泥土等。②植物类 如豆类、花生、果核等。③动物类 如昆虫、蛔虫、蛆虫、水蛭等。
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ug/Kg,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ug/Kg。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ng/kg。30~50ua/kg为低毒,50~100ug/kg为中毒,100~1000ug/kg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此外,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性。
同科室疾病 肝损伤 腹肌缺如综合征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是非全身及生殖系统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可表现为经期出血量过多及持续时间过长、和间隔时间时长时短,不可预计、或出血量不多但淋漓不止。重者甚至需切除子宫。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分为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切口疝(incisional hernia)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自腹部切口突出的疝。是剖腹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以下腹部中线切口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腹部纵行切口区,见于切口裂开、感染、二期愈合的切口,少数发生于没有切口裂开病史而出现在手术后较长时间后。发病率通常为1%以下,但切口感染发病率可达10%。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症的发病机制是细胞膜表面的LDL受体缺如或异常,导致体内LDL代谢异常,造成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
同科室疾病 房室管畸形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 缩窄性心包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俗称土豆或洋山芋,属茄科,含龙葵素(solanine)。致毒成分为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蓝痣(blue nevus)又称良性间叶黑色素瘤(benign mesenchymal melanoma)、蓝神经痣(blue neuronevus)、色素细胞瘤(chromatophoroma)、黑素纤维瘤(melanofibroma)、良性间充质黑瘤或Jadassohn-Tieche蓝痣等,系由蓝痣细胞组成的一种良性瘤。蓝痣有三型:普通型蓝痣、细胞型蓝痣和联合型蓝痣。普通蓝痣皮损大,常进展,且偶有淋巴结的良性转移。可生来俱有,也可生后出现。除常见于皮肤外,也可发生于口腔黏膜、子宫颈、阴道、精索、前列腺和淋巴结。蓝痣有恶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