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当前位置 : 问大夫>查疾病
极速咨询 (智能分诊三甲公立医生)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进行性衰竭为特征。恶组多见于青壮年,以20~40岁者居多,男女发病为2~3:1。本病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型。国内以急性型为多见。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且病程较短,未经化学治疗者大多数病例在起病6个月内因消耗衰竭、肝肾功能衰竭、胃肠道及颅内出血而死亡。由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目前国内诊断本病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及(或)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较困难。

胃粘膜脱垂症(prolapse of gastric mucosa)是由于异常松弛的胃粘膜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所致,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雷头风是指头痛时自觉雷鸣之声,头面起核,或肿痛红赤。由湿毒郁结於上所致。

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与早产儿的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与其他年龄小儿相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征是皮肤广泛性瘀点、瘀斑,严重者可有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等。一般认为,血小板计数<100×109/L(10万/mm3)为血小板减少,也有人认为小于150×109/L(15万/mm3)便属不正常,应探明原因。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很多,发病机制较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石棉肺(asbestosis)是长期吸入石棉粉尘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不可逆肺间质纤维化、胸膜斑形成和胸膜肥厚,严重损害患者的肺功能,并可使肺、胸膜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为组织细胞增生症Ⅰ型。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小儿多发的一种单克隆起源的树突状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病变可为局灶性或播散性,是一组发病缓急、临床症状和病变范围差异很大的综合征。迄今为止,病因尚未明了。随着化疗方法的进步,近年来此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病发病率低,婴儿和儿童是主要的发病人群, 男性患者居多,也见于成人甚至老人。

Brenneman综合征于1921年由Brenneman首先报道。又名咽喉病毒感染伴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回肠,大肠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敌鼠(diphacinone)是一种新型抗凝血灭鼠剂,属高毒类,目前常用产品有1%敌鼠粉剂和1%敌鼠钠盐。小儿中毒多因本类毒鼠药品放置不妥,致被自取吞服;或因误食沾染本品的粮食及毒死的禽畜所致。

肌病为肌肉的原发性结构或功能性病变故。中枢神经国际系统(CNS)下运动神经元末梢神经及神经肌肉接头处致力。疾病所致继发性肌软弱皆包括在内。

白血病所致眼底改变,称为白血病视网膜病变(leukemic retinopathy)。白血病患者含有大量不成熟的幼稚细胞可以引起眼底改变。是以1种或多种白细胞成分的自发性 进行性无限增殖,伴骨髓和其他器官的广泛浸润,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性疾患。特别是在急性型其典型特征为视网膜静脉充盈肿胀、迂曲呈节段状或腊肠状,并有白鞘伴随。同时眼底有出血和渗出。据资料统计,1个白血病患者体内癌细胞1011~10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