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首先由日本学者Yamaguchi等于1976年报告。它与经典的肥厚型心肌病不同,常不伴有左心室流出道动力性梗阻和压力阶差。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又称结节性脑硬化、Bourneville病。本病可归类于神经皮肤综合征(亦称斑痣性错构瘤病),是源于外胚层的器官发育异常所致,病变累及神经系统、皮肤和眼,也可累及中胚层、内胚层器官如心、肺、骨、肾和胃肠等。临床以面部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及智能减退为特征。
休克型肺炎是指伴有休克的一种重症肺炎,多由毒力极强的革兰阳或阴性菌感染所致,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常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胰岛素抵抗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便观察到糖耐量受损(IGT)、糖尿病、肥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等常同时出现于同一个体,当时有人称其为繁荣综合征,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人们并不了解该综合征的各种成分为何先后或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或同一家族,因此又称其为X综合征。直至1988年Reaven首先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后,人们才将上述多种表现与胰岛素抵抗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们发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定义: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的反应性降低或敏感性降低。狭义的胰岛素抵抗是指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的反应性降低。产生胰岛素抵抗的主要部位在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
同科室疾病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松果体瘤 嗜酸性腺瘤
本病又称Majocchi紫癜、环状毛囊性毛细管扩张(telangiectasia follicularis annularis),初为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及出血,渐扩展成环状,中央遗留色素沉着及萎缩。
下丘脑重约4g,体积小。在功能上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和机体自主调节的中枢。从整体上看,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是内分泌器官,为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器官与内外感受器之间相互联系的枢纽。下丘脑神经元分泌激素目前至少已确定有11种存在。
同科室疾病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内分泌性眼球突出 涎石病 涎瘘
人细小病毒(HPV)是目前发现的含DNA的最小病毒之一,而人类微小病毒感染是近20多年逐渐认识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可有病毒血症的一般感染症状,以及有特殊表现的传染性红斑、血管性紫癜、关节病、指趾麻木刺痛症,孕妇感染后可引起宫内感染,导致胎儿贫血、水肿和死亡,对已患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再障危象)等。本组疾病多呈急性自限性过程,预后良好,但免疫缺损者则可呈慢性迁延过程,近年来有数起因暴发型心肌炎、暴发型肝炎等而死亡的报道。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是一少见疾病,2003年以后被称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因其病因不明,而区别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Lown、Ganong、Levine于1952年报道了一种呈现短的P-R间期(<0.12s)和无δ波的正常QRS图形心电图表现。可伴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伴以快速的心室率,故称为短P-R综合征,亦称James束型预激综合征或LGL综合征。
奈瑟菌科包括五个菌属:奈瑟菌属、莫拉菌属、金氏菌属、不动杆菌属和Oligella属。其中莫拉菌属又包含莫拉(Moraxella)和布拉汉(Branhamella)两个亚属,对上述命名和分类仍存在争议。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也有称卡他布兰汉菌(Branhamellacatarrhalis,BC)是寄居于人类上呼吸道的莫拉菌属的一种细菌,1970年分类为布兰汉菌,1984年该菌被列为莫拉菌属的一个亚属,称为Moraxedla(Branhamella)catarrhalis即卡他莫拉(布拉汉)菌,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命名是M.catarrhalis(MC)即卡他莫拉菌。随着对本属细菌的深入研究,其命名还将会发生变化。MC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双球菌。过去认为仅是健康人呼吸道的正常寄居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