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 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是过敏性支气管真菌病中最常见和最具特征性的一种疾病,1952年在英国首先报道。其致病曲霉以烟曲霉最常见,赫曲霉、稻曲霉(A.oryzae)、土曲霉偶可见到。
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引起的感染,大部分累及胃肠道,引起自限性胃肠炎或肠系膜和末端回肠腺体炎。败血症及其肺和其他内脏受累极少见,肺炎病例一般发生于肝硬化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注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本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
良性淋巴细胞血管炎和肉芽肿病(benign lymphocytic angiitis and granulomatosis,BLAG)于1977年由Saldana等提出,它是一种类似Wegener肉芽肿及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的疾病,其病变存在于皮肤及呼吸道,皮肤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脂膜炎。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吕弗勒综合征(Lofflers syndrome)。特点为全身症状轻微,X线呈一过性肺部阴影,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病程2~4周,亦称为急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acut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患者可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肺炭疽(pulmonary anthrax)是炭疽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原系食草动物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被感染。含炭疽芽胞的皮毛污染空气,引起肺炭疽。可以继发炭疽杆菌败血症。
该细菌由Robert Koch在1877年首次发现。炭疽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分布又非常广泛。
肺鼠疫为鼠疫的一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文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主要依靠飞沫传播,潜伏期短,感染者有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道感染特有症状。且病死率高,临床上以急性淋巴结炎最常见,其次是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和皮肤型鼠疫。
鼠疫的症状最早在1348年由一位名叫博卡奇奥的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最初症状是腹股沟或腋下的淋巴肿块,然后,胳膊上和大腿上以及身体其他部分会出现青黑色的疱疹,这也是黑死病得名的源由。极少有人幸免,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在3天内死去,通常无发热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