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木薯产于我国南方各省,其块根含大量淀粉,可作工业原料或食用。但因木薯中含有木薯配糖体,遇水在其特殊酶的作用下,水解出氢氰酸,所以生食或处理不当,吃后即可发生木薯中毒(cassava poisoning)。小儿比成人更易中毒。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我们也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同科室疾病 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 胆汁性肝硬化 大疱性鼓膜炎 膈扑动
蕈俗称蘑菇。是一类高等真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有的还能药用。但也有些蕈类含有毒素,容易造成集体中毒,毒蕈所含毒素多种多样,容易造成多器官、系统损害,误食即引起中毒。
同科室疾病 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 胆汁淤积性黄疽 膈先天性缺损 腹膜后疝
鱼胆中毒是指食鱼胆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日常吃的青鱼、草鱼、鲤鱼、鲢鱼以及绍鱼等,其鱼胆都有一定的毒性。鱼胆的毒性主要为胆汁成分对人体细胞的损害作用及所含组织胺类物质的致敏作用。鱼胆不论生食或熟食,都可以引起中毒,中毒量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又称洋金花,全株有毒,食用了叶子、花、果实、种子等均可导致中毒,其中种子含毒量最高,小儿内服3~8个种子即可发生曼陀罗中毒。
由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HEC为出血性肠炎之病原,主要有大肠埃希杆菌O157∶H7,是1982年新发现的一种致腹泻大肠埃希杆菌。此外,O26∶H11也可能是病原之一。我国目前尚未见有正式报道。
同科室疾病 腹肌缺如综合征 粪类圆线虫病 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 胆囊腺肌增生病
本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肝病引起的脑症状屡有报道。我国学者自1963年以来也陆续报道了有关肝性脑病的早期和不同肝病的精神障碍。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又称肝脑综合征,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严重的躯体症状和神经精神症状为突出特征的综合征。因为肝功能与脑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旦肝功能严重受损,临床上便可出现精神症状。精神症状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
由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PEC是早在20世纪40年代认识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埃希杆菌,50年代到60年代为流行性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临床上曾称之为消化不良;1983年全国腹泻经验交流座谈会决定,将EPEC引起之腹泻,一律称之为EPEC肠炎,而不称作消化不良。
胃恶性淋巴瘤(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是胃非癌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胃部恶性肿瘤的3%~5%。它发生于胃淋巴网状组织,属淋巴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又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后者是指身体其他部位或全身性淋巴瘤所致,是最常见的类型。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主要指胰外分泌腺腺癌,是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全身各种癌肿的1%~4%,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10%。通常论及胰腺癌时也同时论及壶腹周围癌,前者为胰腺本身,后者则包括胆总管下端、壶腹、十二指肠乳头及胰头的癌,其恶性程度以胰腺癌为最高,其数量也以胰腺癌为最多,约占3/5;又因不管是胰腺癌还是壶腹周围癌,在临床症状、体征、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均大致类似。
同科室疾病 儿童腹痛 绦虫病 腹肌缺如综合征 儿童胰腺功能不全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