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当前位置 : 问大夫>查疾病
极速咨询 (智能分诊三甲公立医生)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早在1871年美国外科医师Josepoh
Jones称本病为“医院内坏疽”。1909年Fedden描述该病,称之为“急性感染性坏疽”;以后Mccafferty等称本病为“化脓性筋膜炎”;1924年,Meleney命名本病为“溶血性链球菌坏疽”;1952年Wilson建议将皮下组织浅、深静脉的进行性坏疽统称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与链球菌坏死不同,本病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其中主要是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等需氧菌。本病感染只损害皮下组织和筋膜,不累及感染部位的肌肉组织是其重要特征。

肩关节后脱位较少见,原因之一是肩关节后方有坚强的肌群保护,难以向后脱出;即便出现后脱位,亦易因后方肌群的张应力而还纳,因而临床上极少见。

临床上多见,症状轻,暴力主要波及椎节前柱,因此多属稳定型。也可能有少数伴有后方小关节脱位及椎节不稳定的病例(多伴有脊髓损伤),在处理上应注意。

史密斯骨折(smith fracture)好发部位与柯莱斯骨折一样,但所致畸形与柯莱斯骨折相反,其远端向掌侧移位。亦可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故也称之为反柯莱斯骨折。Emett&Breck(1958)统计腕部骨折471例,柯莱斯骨折占448例,史密斯骨折占23例,为19.5∶1。

软骨瘤单发多见;多发性软骨瘤较少见,并具有发生于一侧上、下肢或两侧上、下肢对称生长的特点,同时合并肢体发育畸形,又称内生软骨瘤病;其发生于一侧肢体者又称欧利(Ollier)病。软骨瘤伴发多发性血管瘤者称马弗西(Maffuci)综合症。

非骨化性纤维瘤(non-ossifying fibroma, NOF)是一种少见的纤维组织肿瘤。这种肿瘤过去曾被认为是瘤样病损,即干骺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1942年Jaffe和Lichtenstein认为它是一种真性肿瘤,三年后Hatcher认为它是干骺端纤维缺损,并认为是一种瘤样病变。1958年Jaffe正式命名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目前多认为是良性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

胸背与腰背痛是青壮年以上人群中的常见疾患,尤其是在工业高度发展的国家,其发生率可高达20%以上。在涉及胸背与腰背痛的评估、预防和治疗之前,首要的重点应放在弄清楚造成症状的原因上。前面几节已对其他原因的肩、颈、腰背部疼痛进行了全面阐述。但对运动员来讲,其病因常与多种因素相关。除一般性因素,例如不良的睡眠体位、缺乏身体锻炼、吸烟、长时间坐位工作和生活等,对包括体格状态、急于康复的心态和可能再次遭遇损伤等问题也均需全面考虑。此外,运动员的胸背与腰背痛与一般病例的不同点,主要是前者大多由于偶尔遭受强度较大的损伤所致,当然,重复性的微小损伤亦可引起本病。本病对运动员的影响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尤其是对正在比赛的运动员将产生巨大的心理阴影。由于恐惧可能的后果,许多运动员否认或缩小主诉。这些后果包括担心失去在运动队中的地位和价值。因此,每位临床医师均应详细了解这些因素,并与运动员建立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关系,以有利于治疗,否则,将会使治疗复杂化,且难以收到满意的疗效,并会直接影响其在运动场上的发挥。

关节软骨损伤在运动性损伤中十分常见,但由于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早期确诊在常规检查中几乎不大可能,故往往被忽视而得不到及时处理。但是,无论何种软骨损伤,最终都可能导致软骨细胞的变性坏死,并遗留永久性损害,故近年来已引起重视。

所谓先天性斜颈,系指出生后即发现颈部向一侧倾斜的畸形,其中因肌肉病变所致者,称之为肌源性斜颈;因骨骼发育畸形所致者,称之为骨源性斜颈。后者十分罕见,且在病因及诊治方面均属于颈椎畸形一章。

临床上较为多见,且80%以上属医源性,多发生在与该神经有关的手术后,尤以髂骨取骨术后为多见,甚至有的患者认为其疼痛比原发病更难以忍受,应引起注意。
该神经起源于腰1脊神经,在髂腹下神经的下方与其平行走行。出腰大肌外缘后越过腰方肌前达髂前上棘内侧,并穿过腹横肌及腹内斜肌,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方沿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前行至腹股沟管浅环处穿出腹外斜肌腱膜,并分出终支。
1.皮支 分布于耻部、腹股沟、股内侧上端皮肤及阴囊(大阴唇)前部。
2.肌支 分布至下腹部腹壁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