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当前位置 : 问大夫>查疾病
极速咨询 (智能分诊三甲公立医生)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缺血性坏死的特征性病理学改变是由于血液供应受阻而导致的骨细胞死亡。缺血性坏死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受损。股骨头(髋部)是最常见的受损部位;其次为股骨膝关节端和肱骨头(肩部).较少累及踝骨,腕舟骨和足舟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造成股骨头骨坏死,从而出现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群体,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桡骨骨折多发生于远端,极为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桡骨radius,为前臂双骨之一,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形成扁圆形的桡骨头,头的上面有凹陷的桡骨头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桡骨头周缘有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相关节。桡骨头下方光滑缩细为桡骨颈,颈的内下方有一较大的粗糙隆起名桡骨粗隆,是肱二头肌的抵止处。内侧缘锐利,又名骨间嵴,与尺骨的骨间嵴相对。外侧面中点的粗糙面为旋前圆肌粗隆。下端特别膨大,近似立方形。其远侧面光滑凹陷,为腕关节面,与近侧腕骨相关节。内侧面有尺骨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外侧面向下突出,叫做桡骨茎突,它比尺骨茎突约低1~1.5厘米。

颧骨和颧弓是面部比较突出的部分,易受撞击而发生骨折。颧骨与上颌骨、额骨、蝶骨和颞骨相关结,其中与上颌骨的联结面最大,故颧骨骨折(fracture of malar bone)常伴发上颌骨骨折。颧骨的颞突与颞骨的颧突连接构成颧弓,较细窄,更易发生骨折(fracture of zygomatic arch)。

肱骨骨折常发生于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肱骨髁间、肱骨外髁、肱骨内上髁。其中,尤以前三者为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引起,如重物撞、挤压、打击及扑倒时,手或肘部着地,暴力经前臂或肘部传至各部位。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提示骨折的类型。中医将肱骨骨折归入“伤骨”范畴,认为本病因多外伤引起脉络受损,气血凝滞,营血离经,阻塞经络而致。

化脓性脊柱炎并非十分少见,但急性发病者仅占50%左右,半数患者为亚急性或慢性过程。由于临床表现不一,受累部位不同,出现症状及体征各异,故常被误诊或漏诊。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等。感染途径以血源性感染为多见。其次为脊柱手术,腰椎穿刺,局部开放性损伤等直接引起脊椎感染,少数为邻近脊椎的感染灶,如脓肿、褥疮等蔓延而来。患者以20~40岁青壮年为多见。男性约为女性的4倍。

无论有或无骨折的关节突脱位均属严重损伤,由于其引起椎管骨纤维管道变形,因而势必构成对其中神经组织的压迫。脊髓受累引起瘫痪的发生率均超过70%以上,亦有90%的报道,尤其是在双侧关节同时脱位的病例。因此,对此组病例必须高度重视。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常见损伤,成人多见。除少数尺骨鹰嘴尖端撕脱骨折外,大多数病例骨折线波及半月状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肘关节伸、屈肌的收缩作用,骨折很容易发生分离移位。因此,在治疗时,恢复其关节面的正常解剖对位和牢固固定早期活动关节是获得良好功能的重要措施。如果关节面对合不整齐,以后可能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

淋巴丝虫病(lymphatic filariasis)由班氏、马来和帝汶丝虫引起。其临床特征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亦有不出现明显症状而仅于血内有微丝蚴者,即所谓“丝虫感染”。这几种丝虫的微丝蚴都具有较严格的夜间出现于外周血流中的特性。在我国丝虫病流行于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4个县、市(未包括台湾省)。据防治前调查统计,全国有丝虫病人3099.4万,居当时世界第一位,很多患者有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等症状和体征。经过努力防治,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到1994年,经考核已有864个县、市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控制了丝虫病的传播。

股骨不容易骨折,骨折多为股骨干骨折,多由车祸强大暴力所致、或由高处坠落引起骨折。股骨干骨折,常会引起出血性休克。此外,因大腿肌肉丰富,骨折很易移位,这类骨折,应到医院找骨科大夫及时诊治。

引起颈肩痛的各种椎管外伤害性刺激主要由脊神经后支(背支)传入中枢,所以,近年来针对椎管外病因引起颈肩痛的主要传入神经(颈神经背支)的形态进行了不少研究,提出颈神经背支卡压是引起头、颈痛及肩、上肢牵涉痛的重要原因,其中由颈神经背支内侧支支配的关节突关节被认为是引起颈肩痛的最主要来源。对于无明显神经体征的头、颈、肩痛患者,应考虑颈神经背支疾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