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当前位置 : 问大夫>查疾病
极速咨询 (智能分诊三甲公立医生)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即Job综合征,又称姚皮炎综合征、慢性肉芽肿病变异型(Granulomatous disease variant)、Buckley综合征等。本病征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的少见疾病。1966年Davis以“Job综合征”为病名报告2例,1971年Pabst指出本病血清IgE增高,1974年Hill又发现本病还有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降低。该病主要特征有:①慢性湿疹性皮炎;②中性粒细胞趋化性障碍及反复发生严重的化脓性感染;③血清IgE明显增高。

结节性甲状腺肿指肿大的甲状腺组织为单个或多发性结节(2个结节以上)。多数属腺瘤,部分可发生恶性变,少数为甲状腺癌。

顿咳也称时行顿咳、疫咳、鹭鸶咳,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1-5岁小儿多见,常发生在冬春季节。ll缶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伴有鸡鸣样深吸气回声为特征。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百日咳。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在小儿较多见。肠系膜充满淋巴管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多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结核杆菌感染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可能为肠道原发复合征的部分表现,肠原发灶可很快被吸收,但肿大且干酪样变的肠系膜淋巴结则可长期存在。也可由淋巴或血行播散而来,多与胸腔内淋巴结结核或全身粟粒结核病同时存在。有时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为主要表现,而其他部位的结核并不明显,此时应作为单独的病例诊断。

寒冷损伤综合征(cold injury syndrome),简称新生儿冷伤,因多有皮肤硬肿,故又称之为新生儿硬肿症。系由于寒冷或(和)多种疾病所致,以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多见于早产儿和寒冷的季节,也可发生在严重的败血症过程中,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以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为常见,重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菌由近胸膜的原发病灶直接侵入胸膜,或经淋巴管血行播散至胸膜而引起的渗出性炎症。常常伴有胸腔积液,由于结核性胸膜炎渗液中的蛋白质较高,易引起胸膜粘连及肥厚。胸膜炎常为单侧,双侧者常提示为血行播散性结核所致。常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主要发生在原发感染6月内,原发灶多在同侧肺内,往往不能被发现。发病与患儿对结核菌高度敏感有关。临床上常分为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少见)三种类型。

尿布皮炎也称红臀,是因为宝宝娇嫩的皮肤被大小便污染而未及时更换,皮肤上的细菌分解大小便中的尿素生成氨,碱性氨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而导致潮红、糜烂、溃疡,它是儿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以新生儿发病率较高,甚至可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本病由Gianotti于1955年首先报道,1957年Crosti又作了报道,故此病又称Gianotti-Crosti综合征。主要特征为肢端红斑性丘疹、浅表淋巴结肿大、无黄疸型肝炎。本病又称小儿无痒性肢端皮炎。

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是引起儿童死亡和致残的最常见的原因。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损伤较敏感及儿童时期活动多,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导致颅脑损伤。许多研究也显示在全年龄组颅脑外伤中,5岁以下是一个发病高峰期。

小儿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大龄儿童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心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右位(骑跨于缺损的心室间隔上)、右心室肥大等四种情况,其中主要的是心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口狭窄。法洛氏四联症的症状在出生后或数周内即可出现,表现为出现青紫,且逐渐加重。前三项为原发病变,具有重要意义;而右心室肥厚则为继发性改变,为上述畸形所导致的后果。超声心动图检查本病有非常特异的表现,可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