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育儿宝典 >忽视儿童早期“歪脖”,就得动刀动剪来治疗!

忽视儿童早期“歪脖”,就得动刀动剪来治疗!

发布时间:2021-10-25    来源:河北省儿童医院  
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儿”,是小儿骨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家长们常常由于看着宝宝头向一侧歪前来就诊,而医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判断斜颈的类型,进而指导家长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治疗以斜颈就诊的门诊病人中,肌性斜颈类型最多见,临床上表现为婴儿出生半月左右,一侧颈部出现枣大小肿块,后肿块逐渐变硬,不活动,呈梭形,无疼痛。
1

忽视儿童早期“歪脖”,就得动刀动剪来治疗!

  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儿”,是小儿骨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家长们常常由于看着宝宝头向一侧歪前来就诊,而医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判断斜颈的类型,进而指导家长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治疗以斜颈就诊的门诊病人中,肌性斜颈类型最多见,临床上表现为婴儿出生半月左右,一侧颈部出现枣大小肿块,后肿块逐渐变硬,不活动,呈梭形,无疼痛。

  此期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包括:手法牵伸、肿块的吸收、增加颈部肌肉力量、增加关节活动度和防止继发问题的出现。不同类型的斜颈,康复治疗内容是不一样的,在出生3个月之前一定到正规医院接受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治愈效率可达90%以上。而康复治疗后出现手术难度加大等情况的患儿,多是早期治疗时手法不当所造成的,因此康复治疗应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如果错过了前期的康复治疗,半年左右肿块逐渐消退,但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变短,呈条索状,牵拉头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随生长发育,双侧面部不对称,健侧饱满,患侧变小,双眼不在一个水平线,严重者可以继发颈椎侧凸畸形。

  所以,当妈妈发现宝宝颈部有硬肿块时,很可能说明宝宝出现了肌性斜颈,带孩子到医院做一个简单的B超就能确诊。即便半年后肿块萎缩硬化了,B超也能查出两侧颈肌的厚度和长度以及血流情况,从而诊断该种疾病。

  早发现、早期治疗显著,有半数以上可以保守治愈,免除手术。晚期斜颈可以手术矫正,但合并的其他组织异常(如面部不对称畸形,颈椎侧凸)则难以恢复正常。

  先天性肌性斜颈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

  1.手法矫正治疗,新生儿确诊为肌性斜颈后每天采用手法被动牵拉,适度向健侧牵拉头部,每天数次,每次10-15下。睡眠时应用沙枕固定。随着患儿生长,手法扳正力度增加,枕部旋向健侧,下颌向患侧,每日数次扳正,坚持不懈,多数可获满意疗效。

  2.手术疗法适合2岁左右的患儿,一般采用锁骨近端上一横指处,做横切口,对1—4岁患儿,病情轻者,仅切断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术后应用矫形颈托保持与略过矫正位,并经常把患儿下颌向患侧,枕部向健侧旋转。对4岁以上,斜颈严重者,可行上、下两端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目前我们手术都采用皮内缝合法,伤口横形、长约2厘米,与颈部本身的横纹皱褶不易区分疤痕基本看不出。

  除以上肌性斜颈类型以外,也有一些其他原因的斜颈,所以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1.骨性斜颈颈椎异常如寰枢椎半脱位、半椎体等,胸锁乳突肌不挛缩,X线检查可确诊。

  2.颈部炎症有淋巴结肿大,局部压痛及全身症状,胸锁乳突肌无挛缩。化验血常规能发现白细胞升高。

  3.眼肌异常由于眼球外肌的肌力不平衡,引起斜视患儿以颈部偏斜来协调视物。通过眼科的仪器可查出眼肌的异常。

  4.姿势性斜颈:多为患儿出生后总是在同一侧喂奶、护理等,出现孩子习惯性头颈偏向一侧,即俗语说的“睡偏头了”。B超检查结果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下,在1岁前的治疗同肌性斜颈,如按摩、扳正,应用定型枕。1岁后还可以通过支具矫形。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