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查症状>皮肤性病科>紫斑

紫斑

症状名称 :
紫斑
就诊科室 :
皮肤性病科
相关检查 :
抗凝血酶Ⅲ活性和抗凝血酶Ⅲ抗原
相关药品 :
乙酰螺旋霉素片

详细介绍

  • 介绍

    西医的血液病、维生素缺乏症等所致皮下紫癜,均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一种病证。又称肌衄、葡萄疫。外感和内伤均可引起紫斑的发生,儿童、成人都可患本病,女性患者较多。紫斑的治疗,热盛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阴虚宜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气虚益气摄血,健脾养血。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反复发作,病程缠绵。

  • 病因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毛细血管病变。

    3.凝血障碍。

    紫斑的病因病机主要为热盛迫血、阴虚火旺、气虚不摄,其中以热盛迫血引起的紫斑较为多见。当外邪入侵,酿成热毒,或因饮食、情志、劳倦等原因导致的脏腑内伤,阳气内盛而蕴生的内热,使血脉受到火热熏灼,致使血热妄行,血从肌肤腠理溢出脉外,少则成点,多则成片,瘀积于肌腠之间,使皮肤呈现青紫颜色的斑点或斑块而形成紫斑。胃和脾同属中土,肌肉为脾胃所主,热气入胃,胃热炽盛,熏发于肌肉,血液外溢而形成紫斑。因此,紫斑的发生与血脉及脾胃关系密切。

  • 预防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防止碰伤、跌伤,保护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感冒,避免接触各种诱发肌衄的“不正之气”。

    2.忌食油腻、辛辣、香燥等生热动火食物,以及鱼、虾、蟹、牛乳等腥味之品。

    紫斑预后一般较好,但少数患者由于阴虚与火旺,气虚不摄与血溢脉外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以致持续出现或紫斑反复发作,病程缠绵,体质日益虚损。

  • 检查

    紫斑一般多发生在四肢,特别是下肢最为多见。皮肤呈青紫斑点或斑块,大小和形状不一,按压紫斑处,其色不褪。紫斑面积小,数量少,则出血较少,斑色红赤,病情较轻;面积大,数量多,则出血较多,斑色紫黑,病情较重。故临证时,首先应辨析紫斑的数量及颜色。其次要考虑有无其他部位出血,若伴有齿衄、鼻衄、或尿血、便血,为病情较重。此外,还要辨别有火无火、属虚属实,以便正确地立法、选方、用药。

    临床常见证型有:

    ①血热妄行。皮肤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下肢较多见。紫斑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有的甚至互相融合成片。发热口渴,尿黄便秘,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

    ②阴虚火旺。皮肤瘀点,瘀斑色红或紫红,时轻时重,或有鼻衄、齿衄。常伴头晕,乏力,肌肤作热,颧红心烦,或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口渴,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方用茜根散加减。

    ③气不摄血。紫斑色紫暗淡,多呈散在性出现,时起时消,反复发作,过劳则加重,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饮食不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治宜益气摄血、健脾养血,方用归脾汤加味,可酌加仙鹤草、地榆、蒲黄等增强止血及化瘀消斑之功。

相关症状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