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中医文化 >生地黄与熟地黄的区别

生地黄与熟地黄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5-08-03    来源:互联网   专题: 熟地黄

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用: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熟地黄甘,微苦,微温,归心,肝,肾经.功用:补血调经,滋阴补肾.熟地黄是生地黄用黄酒拌闷,晒蒸的复制品,所以功效有别,生的多用于清热滋阴,熟的多用于养血补肾.

产于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所辖之县市区的地黄称为怀地黄。

怀地黄种植已历时近三千年。《本草纲目记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本草品汇精要:“今怀庆者为胜”。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江浙壤地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而力微,不及怀庆山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磊可而力大也”。《本草从新言:“以怀庆把大而短,糯体细,菊花心者佳”。

性状 怀地黄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1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桔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2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3-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无臭,味微甜。 3熟地黄简称熟地: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呈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无臭,味甜。

性味与归经 鲜地黄 :甘、苦、寒 。归心、肝、肾经。 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地黄,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而广泛栽培,因其地下块为黄白色而得名。它原产于我国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辽宁、山东、浙江等地均有大量分布。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腺毛。叶基生成丛,倒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皱缩,下面略带紫色。花茎由叶丛抽出,花序总状;萼5浅裂;花冠钟形,略2唇状,紫红色,内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蒴果球形或卵圆形,具宿萼和花柱。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田埂、路旁。主产河南、辽宁、河北、山东、浙江;多栽培。

采制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为鲜生地;烘熔至八成干,并内部变黑,捏成团状,为生地黄;生地加黄酒蒸至黑润,为熟地黄。

性状 鲜地黄纺锤形或圆柱形条状,中间常缢缩作连珠状;表面淡橙色,具皱纹、皮孔及芽痕;肉质,易断,断面黄白色,皮部有橙红色小点;味微甜、微苦。生地黄不规则团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黑色,极皱缩;质韧,断面棕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化学成分 含梓醇catalpol、多种氨基酸和糖、甘露醇、β-谷甾醇及菜油甾醇campesterol等。

性味 鲜生地性寒,味甘、苦。生地黄性寒,味甘。熟地黄性寒,味甘。

宜忌:

宜: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者宜食;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者宜食;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之咽喉干痛者宜食;湿疹,麻疹" 荨麻疹,皮炎" 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红斑者宜食。

忌:地黄性凉,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忌食。

功能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玄参科,地黄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10-30cm,全体密被白色长腺毛,肉质。茎紫红色。也多基生,莲座状,卵形至长椭圆形,边缘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萼齿5枚,花冠紫红色,长约4cm,2唇形,裂片5枚,两面被毛,花期4-5月。蒴果卵形至长卵形,种子细小。

产地与分布:产我国东北,西北,华北以及江苏、安徽、湖北;朝鲜、日本也有。,生海拔50-1100cm的沙质土壤、荒坡、路边、耐贫瘠、干旱;国内外均有栽培。其茎供药用。

生长习性: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性耐寒,耐干旱,怕积水,忌连作,其块在25-28℃时增长迅速。

园林用途:我国栽培多做药用,园林种可在岩石区、药用园内种植。西方园林种植多做观赏。

**药材用法**: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

〖使用禁忌〗: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产地分布

主产河南省。辽宁、河北、山东、浙江亦产。

药材特征

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地黄

熟地黄代替生地黄是不可以的,药效不一样。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article/37863.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生地黄与熟地黄的区别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