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查症状>儿科>婴儿步行晚

婴儿步行晚

症状名称 :
婴儿步行晚
就诊科室 :
儿科
相关检查 :
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
相关药品 :
维生素AD滴剂

详细介绍

  • 介绍

    临床上本病征多在儿童时期发病,最常见于6岁以下的儿童。男孩多见。主要症状是病儿行走延迟、食欲缺乏、体重不增、发育不良、肌肉萎缩、无力或疼痛、步态蹒跚、易疲劳,出牙也晚。触诊也可感到长管状骨粗大。好发部位依次为胫骨、股骨、腓骨、肱骨、桡骨及尺骨。7岁前迟早出现肢体疼痛,并有特殊摇摆步态。病因不明,有家族发病倾向,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 病因

    婴儿步行晚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病因不明,有家族发病倾向,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Singleton(1956)认为是血管壁的增厚致管腔变窄,组织血流减少,以致出现骨骼的非特异性骨皮质增厚,骨内外膜新骨生成,骨组织内及邻近皮下组织小动脉管壁增厚。

  • 预防

    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第一阶段:父母可利用学步用的推车或是学步车,协助宝宝忘记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第二阶段:训练宝宝学习蹲——站的方式为父母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自己捡起来。

    第三阶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宝宝慢慢从爸爸的这一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

    第四阶段:让宝宝练习爬楼梯,如家中没有楼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让宝宝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练习。

    第五阶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但倾斜度不要太大,让宝宝从高处走向低处,或由低处走向高处,此时父母须在一旁牵扶,以防止宝宝跌下来。

    依以上五个阶段走路动作发展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辅助方式。

  • 检查

    临床上本病征多在儿童时期发病,最常见于6岁以下的儿童。男孩多见。主要症状是病儿行走延迟、食欲缺乏、体重不增、发育不良、肌肉萎缩、无力或疼痛、步态蹒跚、易疲劳,出牙也晚。触诊也可感到长管状骨粗大。好发部位依次为胫骨、股骨、腓骨、肱骨、桡骨及尺骨。7岁前迟早出现肢体疼痛,并有特殊摇摆步态。随年龄增长,骨病变的范围逐渐扩大。肌肉无力日益明显,疼痛也随之而加重。病儿皮肤粗糙,有些患者患侧肢体皮肤紧张,累及面骨时,面部皮肤紧张发亮。下颌骨增生肥大,颅底骨和乳突增生硬化,因颅骨增厚,头部外观增大,还可因神经孔变形可致神经孔变窄而出现脑神经损害,影响视力和听力。好发龋齿、眼球突出和贫血。四肢与躯干发育不成比例,四肢相对较长。智力均正常。一般病变缓慢发展,骨骼病变直到成人时期仍存在,而肌肉软弱无力可以改善或恢复。有些病例骨病变虽显著,但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发现。此外,青春期延缓,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

    本病征主要发生于四肢长骨,病变对称,持续进行。有些病例颅骨同时受累。面骨受累不多,偶尔累及锁骨、肋骨、肩胛骨、下颌骨。手足短骨和脊柱骨受累少见。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殊所见和X线检查特点,可诊断为本病。

相关症状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