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母婴用品 >乳制品成进口不合格食品“重灾区”

乳制品成进口不合格食品“重灾区”

发布时间:2011-10-10    来源:互联网  

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的8月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名单中,有51批次的乳制品因超过保质期、大肠杆菌超标等问题已被销毁或退货处理。在此次不合格名单中乳制品成为了不合格食品的“重灾区”。近日在其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中国消费者在奶粉消费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盲目追求洋品牌;二是非理性地认为贵就一定意味着产品好品质。

乳制品成进境不合格食品“重灾区”

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注意到,产自澳大利亚的宝莱纯牛奶和宝莱高钙低脂牛奶均因超过保质期而被销毁,总重量约为100公斤,德国产的22吨多优佳纯牛奶由于外包装破损渗漏严重导致了货物腐败变质被检验检疫部门作出了退货处理。

名单显示,除了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外,部分乳制品还存在菌落超标以及微量元素含量不符等问题。法国产的小天使奶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传统蓝纹奶酪、意大利产的奥兰达牌布莱塔奶酪均由于大肠杆菌超标而被销毁。

除了液体奶和奶酪外,婴幼儿配方奶粉同样问题严重。其中,新加坡产的优萌配方奶粉一阶段被检出了钠和钾超标,而该品牌的二阶段奶粉则被检出 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共5吨该品牌奶粉被作出了退货处理。而产自新西兰的ORKLOLAND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1段、2段、3段由于碘含 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同样被作出了退货处理。

中国奶粉消费存认识误区:盲目追求“洋品牌”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各类乳制品进口总量已超过98万吨。2012年1-8月,我国进口各类乳制品 84.4万吨,金额2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4%和26.2%。这说明中国对于进口乳制品尤其是进口奶粉的需求量仍在扩大,而且未来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之内,这种情况仍会延续。究其原因有三点,首先是新生儿数量逐年提高,婴幼儿乳制品需求量增大;其次,消费能力提升,消费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中 人群开始选择国外乳制品;后,国内乳制品食品事件频见报端,而国外乳制品见机抢占了不少份额。

近日,2012中国北京国际乳制品博览会正在举行。在其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中国消费者在奶粉消费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盲目追求“洋品牌”,甚至是无中文标识的进口货。此类产品本就没有受到进出口国的监管,产品成分也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儿童使用,因此产品的卫生质量和性都无从保证;二是非理性地认为贵就一定意味着产品好品质。

据了解,国家对奶粉等大宗农产品实 施进口自动登记制度。自2009年8月1日起,包括奶粉在内的所有进口乳品均须登记备案。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介绍,目前在食品土畜进出口 商会备案的进口奶粉代理商已有700多家。也就是说,只要是正规进口的奶粉,在商会均有身份备案,检验检验部门也将进行严格的检测检疫,。而未经正规备案的洋奶粉,对其身份恐怕要打一个问号了。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进口乳制品以正规方式进入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种是原料、、生产线、装罐等都在国外进行,罐装封存好后直接进 口。第二种是在中国有生产工厂,采用进口原料、等,在国内工厂罐装出售。一般来说,商场、超市出售的进口产品来源会比较清晰。

    多国洋奶粉入境被检出质量问题 被销毁或退货

    新西兰叫停婴幼儿奶粉代购

    雅培奶粉再被发现有异物 今年第三次陷入“异物门”

    高价格不等于高品质 洋奶粉集体被曝质量问题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article/11886.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乳制品成进口不合格食品“重灾区”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