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查找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乙酰苯胺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和防腐剂等。本类药物常用者有非那西丁(phena-cetin)及扑热息痛(paracetamol),其他为含有非那西丁的复方阿司匹林片、小儿退热片、扑尔感冒片、安钠咖片、优散痛片、去痛片、撒烈痛片、使痛宁片、安痛定片等。中毒病例大都由于误服大量、频繁或长期应用所致;幼婴内服较大剂量小儿退热片发生中毒反应者较为多见。朴热息痛是非那西丁的代谢产物,毒性较小,但如大量服用,则可发生急性中毒。
同科室疾病 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 蛋白丧失胃肠综合征 胆汁返流性胃炎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Swiss型无丙球蛋白血症、胸腺淋巴组织发育不良和网状组织发育不全是一种重型免疫缺陷病。其特点是先天性和遗传性B细胞性T细胞系统异常。本组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或-连锁遗传。50%SCID有阳性家族史。伴发网状组织发育不全的SCID系由原始造血干细胞缺陷引起; Swiss型无丙球蛋白血症是淋巴干细胞缺陷引起;部分SCID则由T细胞分化不良与B细胞成熟障碍所致。
原发性纵隔肿瘤(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包括位于纵隔内各种组织和结构所产生的肿瘤和囊肿。原发性纵隔肿瘤以胸腺瘤最为常见,其次为神经源性肿瘤和畸胎瘤:其他如囊肿,胸内甲状腺,支气管囊肿相对少见。这些肿瘤多数为良性,但有恶变可能。
游走性节结性脂膜炎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双侧或单侧小腿前面出现1个或数个发红的皮肤结节,并向周围迅速扩大,形成硬的斑块,数月后可自行消退。Bafrested (1954)采用游走性结节性红斑这个术语以与典型结节性红斑区别开来,Pinol (1956)详细描述了本病的组织病理特征,并证明碘剂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同科室疾病 干燥综合征 碱性磷酸钙结晶沉积病 盘状红斑狼疮
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患者的血小板遭到药物性血小板抗体的免疫破坏,抗原抗体反应在外周血小板膜上发生,一般不影响巨核细胞常见的药物包括植物碱类、解热镇痛类、磺胺类药物。激素治疗不理想。
同科室疾病 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铁中毒 骨髓纤维化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是指临床过程和电生理学所见酷似肉毒中毒的一组症候群,主要特征是婴儿急性软弱无力。主要由于进食含有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tridium botulinum,简称肉毒梭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本病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高。
胰瘘(pancreatic fistula)是急、慢性胰腺炎,腹部外科手术后特别是胰腺手术和外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克氏外科学中Yeo和Cameron的定义为:各种原因致胰管破裂,胰液从胰管漏出7天以上即为胰瘘。胰瘘分为胰外瘘和胰内瘘。胰液经腹腔引流管或切口流出体表为胰外瘘;胰内瘘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胰性胸腹水及胰管与其他脏器之间的瘘,如胰气管瘘。如果胰液流入腹腔但又为周围脏器组织所包裹,则形成胰内瘘,习惯上称胰内瘘为胰腺假性囊肿,但其实质仍是胰瘘。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hereditary multi-infarct dementia)也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 Van Bogaert(1955)报告两姐妹中年发病、快速进展的Binswanger皮质下脑病,表现为痴呆、步态不稳、假性延髓麻痹、癫痫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等,家族中其他两姐妹因进行性痴呆分别在36岁和43岁死亡。Sourander等(1977)以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Stevens等以慢性家族性血管性脑病(chronic familial vascular encephalopathy)分别报道不明病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卒中家族,首次描述了家族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软脑膜和脑深部小动脉受损,血管壁增厚引起血流减少和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