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查找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恶寒发热是病人在发热的同时,必伴有怕冷的感觉,其程度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犹不能解其寒。恶寒发热是外感表证的主证,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病,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分证,三焦辨证中的上焦证,均可见此。
胃肠道癌(gastrointestinal carcinoma),结肠和直肠癌为第二个最常见原发性肿瘤,而且也是最常转移到皮肤上的内脏肿瘤。大多发生于直肠,占男性皮肤转移癌的11%~19%,女性的1.3%~9%。大肠癌通常在皮肤转移癌之前发现。来自胆囊和胆管的皮肤转移癌可见于原发肿瘤被发现时,也可晚至原发肿瘤切除后的40年。来自胃及胰腺的皮肤转移癌通常在原发肿瘤发现前发生。通常来自胃肠的皮肤转移癌的发病部位为腹壁、会阴和脐部。
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系指一类由于以脊髓前角细胞为主的变性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疾病。首先由Werdnig(1891)和Hoffmann(1893)报道,故又称Werdnig-Hoffmann病。根据起病年龄和病变程度可将本病分为4型:Ⅰ~Ⅲ型称为儿童型SMA,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群体发病率为1/6000~1/10000,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致死性遗传病。20~30岁以上起病的SMA,归为第Ⅳ型,可呈常染色体隐性、显性和X连锁隐性等不同遗传方式,其群体发病率约为0.32/10000。由于存在各种临床和遗传学方面的特点,故目前普遍认为本病应从运动神经元疾病中分出,成为一组独立疾病。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veRNAl conjunctivitis)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季节性很强,常侵犯双眼。每当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末天寒时症状消失。每年复发,轻症者3~4年后即不再发,重症者可连续复发10余年。本病特点为双眼奇痒,睑结膜出现大而扁平的乳头及角膜缘附近结膜胶样增生,分泌物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劳损性腰背痛又名慢性腰背肌劳损,是临床上常见的疾患之一。从症状上观察,它与胸背或腰骶部纤维织炎完全相似,尽管其发生机转属另一原因,更多见于潮湿、寒冷条件下的工作者,但在临床上常常难以区分,除非依据病史上的特点。作者以为:能区分则区分,因二者在防治上各有侧重;而对无法分别者,则可统称之为腰肌劳损。劳损一词,系指无明显外伤引起的腰背部疼痛,既往多称为过劳。发生在腰部的劳损称为腰劳损;发生在背部者,则称为背部劳损;两者情况同时存在者,则称为腰背部劳损。两者常呈延续状发生,因其发生是逐渐地形成,所以又有慢性腰背部劳损之称。
随着尖锐湿疣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儿童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儿童尖锐湿疣临床表现与成年人尖锐湿疣之临床表现无太大区别。儿童尖锐湿疣潜伏期从几周到几年都有,大多数仍在3个月之间。尖锐湿疣患儿年龄越小,其以后携带HPV的时间(无论有无症状)相对越长。
绦虫病是猪肉绦虫或牛肉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疾病。绦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猪肉绦虫散发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地方性流行区仅见于云南;牛肉绦虫于西南各省及西藏、内蒙、新疆等自治区均有地方性流行,本病的流行和饮食习惯及猪、牛饲养方法不当有密切关系。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成虫在人肠内寿命由数年至20年。
同科室疾病 粪类圆线虫病 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 胆汁返流性胃炎 胆石性肠绞塞综合征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种特殊类型,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近年来随着对APL细胞生物学的特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治疗方法改进,使治疗结果和预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早期死亡率明显下降。
同科室疾病 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无胆色素尿性黄疸综合征
皮样囊肿属先天性疾患,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颅内先天性良性肿瘤。是错构瘤的一种,是由于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基所形成的先天性囊肿,常位于皮下,偶见于粘膜下或体内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