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子宫颈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女性生殖道肿瘤。宫颈肉瘤因发病率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不少患者是在手术,包括宫颈肌瘤切除术及术后病理学检查时才发现。宫颈增大,尤其是宫颈突然增大,伴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应怀疑有宫颈肉瘤的可能。
外阴-阴道-牙龈综合征(vulvo-vaginal-gingival syndrome,VVGS)是一种新型的多发性黏膜糜烂性扁平苔藓,由慢性疼痛性糜烂性外阴炎,糜烂性或去角化性阴道炎和糜烂性前庭牙龈炎的三联征所组成的综合征。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发癌中,以卵巢癌合并子宫内膜癌最为常见,卵巢及其他女性生殖器官癌并发乳腺癌也是较常见的组合。早在1932年Warren和Gafe就提出了诊断标准:①每一肿瘤必须具有明确的恶性特征;②每个肿瘤之间必须彼此分离;③必须排除来自其他肿瘤转移或复发的可能性。1975年Deligdisch建议,女性生殖道MPC先后在1年内发生者,称“同期性”;长于1年后发生者,称为“异期性”。近年来,“同时发生(synchronous)”的MPC也不乏报道。
外阴卡波西肉瘤是外阴生长缓慢伴有外阴瘙痒和烧灼感的肿块,有外阴疼痛和阴道排液、表面皮肤破溃并伴发下肢淋巴水肿等症状的恶性肿瘤。外阴卡波西肉瘤较为罕见,以男性多见,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仅占6%~10%,在艾滋病病人中发病率高。通常Kaposi肉瘤分为经典型或欧洲型Kaposi肉瘤、非洲型或地区性Kaposi肉瘤、免疫抑制剂诱发型和AIDS相关型和移植有关的Kaposi肉瘤。
外阴硬化性苔藓是以外阴、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的皮肤疾病。由于皮肤萎缩为此病特征,故至今皮肤科医师仍称此病为硬化萎缩性苔藓。病变主要侵犯阴蒂及其包皮、小阴唇、阴唇后联合及肛周,是最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蛲虫病是由于蛲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蛲虫本身极少引起外阴炎,但蛲虫病常有外阴部症状,其特点是外阴、会阴及肛门附近瘙痒,有轻微消化道症状,易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流行。属中医虫证的范畴。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常见的肿瘤,占性索间质肿瘤的40%左右。属于低度恶性,临床有晚期复发的特点。根据其病理组织形态,分为成人型颗粒细胞瘤(adult type granulosa cell tumor)及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type granulosa cell tumor)两种。97%的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发生在30岁以前。目前除病理诊断的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以外,其余的颗粒细胞瘤统称为成人型颗粒细胞瘤。
指产后因感染,恶露不下等原因引起的三种危重症候。即“败血冲心” ,“败血冲胃”,“败血冲肺”,合称“三冲”,这里的“败血”主要是指当下而不下的恶露。
盆腔炎性不孕是指妇女盆腔急、慢性炎症所致之夫妇同居3年以上不能受孕而言,属祖国医学“薇瘕痛经”、“带下 病”、“月经不调”等范畴。由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或外邪侵袭而引起胞宫瘀血阻滞而不能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