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查找
- 二级科室:
- 皮肤科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本病表现为破坏性、坏死性、非感染性的皮肤溃疡,临床还出现疖样结节、脓疱或出血性大疱。就早期结节红斑或脓疱,本病可归属于血管炎。
本病又称胶样假性粟丘疹(colloid pseudomilium)或皮肤胶样变性(cutaneus colloiddegeneration)。有人将其译为胶状稗粒瘤或胶质粟丘疹。最早在1942年由Reuter和Way报告。皮疹好发于颜面和手背,多数为淡黄色、粟粒至扁豆大的圆形半透明扁平丘疹,很像水疱。用针挑破后可挤出有黏性的胶样物质。
同科室疾病 软化斑 小螺菌感染 瘰疬分枝杆菌感染 DF-2败血症的皮肤表现
头皮脓疱糜烂性皮病(erosive pustular dermatosis of the scalp)系一种少见的非感染性脓疱性皮病,由Pye等于1979年首先报道并命名。他们报道了6例病例,其特征为:①发于高龄女性;②头皮部脓疱、糜烂、结痂性慢性病变,常伴瘢痕性脱发;③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异常,组织病理象为非特异性皮肤萎缩和慢性炎症性改变;④抗生素治疗无效,而皮质激素局部外用。
痒性紫癜(icthing purpura)又称湿疹样紫癜(eczematide-like purpura)或播散性瘙痒性血管性皮炎(disseminnate pruriginous angiodermatitis)。
卟啉病(porphyrin)是由于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酶缺乏引起的一组疾病。卟啉或其前体如δ-氨基-r-酮戊酸(ALA)和胆色素原(PBG)生成,浓度异常升高,并在组织中蓄积,由尿和粪中排出。临床表现又称紫质病,分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主要为光敏性皮炎、腹痛和神经精神障碍。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和皮肤。
窝状角质松解(pitted keratolysis)又称沟状跖部角质松解症(keratolysis plantare sulcatum),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长期接触泥土和水的人群中易发本病。其临床特征是跖部皮肤呈环状或点状剥蚀。
毛囊性脓疱病(impetigo folliculitis),又称Buckhart脓疱疮,为一种表浅性毛囊口炎,多发生在接触石油、沥青的工人中,搔抓、昆虫叮咬及损伤也可能是诱因。
同科室疾病 酒渣鼻 瘰疬分枝杆菌感染 嗜血流感杆菌的皮肤感染 脓性指头炎
增殖性皮炎(dermatitis vegetans)又称增殖性脓皮病(pyoderma vegetans)或良性增殖性天疱疮(benign pemphigus vegetans),是具有增殖性损害的一种慢性脓皮病。
同科室疾病 软化斑 皮炎芽生菌 DF-2败血症的皮肤表现 脓性指头炎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即蜱伤寒,地中海斑疹热(MSF),亦称北非蜱传斑疹伤寒、肯尼亚蜱咬热,印度蜱传斑疹伤寒、南欧斑疹热,病原为康氏立克次体(R.conorii),另一病变是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病原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siberica)。第三种蜱传立克次体感染为昆士兰蜱传斑疹伤寒,病原为澳大利亚立克次体(R.australis),这些病原体所致疾病,都有头痛,发热,皮疹、肌痛等症状。
同科室疾病 DF-2败血症的皮肤表现 头皮感染 人为脂膜炎 沃纳综合征
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primary complex of cutaneous tuberculosis)又称结核性初疮(tuberculouschancre)或结核性下疳(tuberculous chancre),患者之前从未感染过各种类型结核病,缺乏对结核杆菌的获得性免疫,初次皮肤感染结核杆菌所致的皮肤结核病。多见于儿童,散见于成人。结核杆菌大多是通过皮肤轻微外伤直接接种于皮肤引起症状。由于机体免疫力、结核菌的毒性和入侵途径的不同,本病在临床上可有多种类型表现。
同科室疾病 头皮感染 弹性假黄瘤 淤滞性皮下硬化症 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