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查找
- 二级科室:
- 眼科
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隐斜视是一种潜在性眼位偏斜,但能在融合反射控制下保持双眼单视,以强制两眼球保持在正位而不显出偏斜,一旦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如一眼被遮盖时)或失去控制(如在过度使用目力或精神疲劳时),眼位偏斜就会表现出来。因此,隐斜视与显斜视之间,只是程度上而不是性质上的区别。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由免疫复合物所介导,典型地表现为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和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眼部表现有眼睑皮炎、Sjögren综合征、角膜炎、巩膜炎、前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病变等。
泪囊肿瘤比较罕见,但其种类却不少,大多是原发性肿瘤;亦可由于眼眶、鼻腔和鼻旁窦肿瘤扩张侵犯所致;极少数是转移性肿瘤,泪囊转移性肿瘤常侵犯其邻近组织,如面部、鼻旁窦等。
变性性近视亦称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 myopia),患者中年之后,眼底出现种种退行性变性者,称为变性近视。
剥脱性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pseudoexfoliation)系多种眼组织综合的一种异常蛋白质,阻塞了小梁网引起小梁功能减退,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剥脱物表现为灰白或蓝白色无定形蛋白质碎屑物,不仅限于晶状体前囊,且可见于有基底膜的其他眼组织上,如悬韧带、角膜、虹膜、睫状体、前玻璃体面以及眼球外的某些组织,如结膜血管及近眼球后极部的眶组织中,故又可称为基底膜综合征。小梁网常有明显色素沉着,有时可扩展达Schwalbe线。与其相伴的青光眼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比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差。1917年Lindberg首先描述这些慢性青光眼的瞳孔缘碎屑物质的沉着,并揭示此沉着物部分来源于剥脱的晶状体前囊。经组织化学证明,晶状体前囊的碎屑物不同于晶状体囊膜,且病变未累及晶状体囊膜,因而提出假性剥脱,以区别高温下吹玻璃工人的晶状体囊的真性剥脱,故以“剥脱综合征”的命名较适宜。
视神经胶质瘤(optic nerve glioma)是发生于视神经内胶质细胞的良性肿瘤。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节的支持细胞。胶质细胞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发生于视神经内的胶质细胞瘤,几乎均为星形胶质细胞瘤,又因多发生于儿童时期纤维形星形胶质细胞,故又名儿童纤维星形胶质细胞瘤(juvenile pilocytic astrocytoma,JPA)。视神经根据所在的位置分为4段:眼内、眶内、管内和颅内视神经,视神经胶质瘤可发生于4段的任何一部分。眶内段视神经最长,原发于此段的胶质瘤较多见。
近年来由分枝杆菌(mycobacteria)引起的眼部损害包括巩膜炎或巩膜外层炎少见,而由非典型分枝杆菌(atypical mycobacteria)引起的眼部感染有所增加。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最常见的眼部表现是巩膜炎或角膜炎。
Terrien角膜边缘性变性(Terriens Marginal Degeneration,TMD)是角膜边缘部变性的一种特殊类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慢性、双侧性角膜边缘部伴有浅层新生血管形成的角膜实质层萎缩、沟状变薄,最终发生角膜向前膨隆、穿孔、虹膜脱出而致眼球严重受损。1881年由Trumpy首次报道为“角膜透明变性”,Terrien在1900年对其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称为“边缘部、不对称的、扩张的角膜萎缩”。此后文献有报道此病,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对此病有了较多的了解。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极为慢性具较低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及外周神经,严重者可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该病流行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麻风除侵及皮肤及外周神经引起麻风结节病变外,还可侵犯体内各脏器及组织,眼也是最常受累的器官。25%的病人可以引起麻风性角膜炎(leprotic keratitis),患者不仅失去触摸的感觉,还丧失视力,是一个不可逆的双重悲剧,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在20世纪末全球消灭麻风的宏伟计划,虽然取得了相当显着的成绩但至今麻风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据中国麻风协会最近统计我国剩下病例已不足7万。目前发病已大幅度下降随着麻风患者的减少,需要更好的早期诊断方法,麻风及麻风反应的治疗仍远不理想,而为高危人群需求的麻风菌苗的仍有待评价由于我国政府对麻风的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在20世纪末已基本实现了消灭麻风的计划目标。除在西部及边远山区尚有少数遗留的现症患者外,全国已基本未出现新的感染病例。
眼眶几乎被鼻窦包围,其下方有上颌窦,内侧有筛窦,上方有额窦,后面是蝶窦。除蝶窦外,上颌窦的顶即眶底,筛窦的筛骨纸板即眶内壁,额窦底部外3/4区为眼眶顶的一部分,均为一层较薄的骨板将眼眶与鼻窦隔开。鼻窦的肿瘤直接侵蚀这些薄骨板到达眼眶,同时肿瘤也可经骨板上的神经,血管通道进入眼眶。蝶窦外侧壁与海绵窦及颈动脉密切相关,第Ⅲ、Ⅳ、Ⅴ、Ⅵ脑神经在此壁和硬脑膜之间行经。上壁前部与左右视神经及视束交叉相近,故蝶窦肿瘤常并发眼外肌麻痹,三叉神经痛和视功能改变。 鼻窦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paranasal sinus)发生在所有的鼻窦,但以上颌窦最为常见。而在其他窦腔中鳞状细胞癌也为首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