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中医养生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三叉神经痛偏方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三叉神经痛偏方

发布时间:2015-11-18    来源:互联网  

三叉神经痛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简称,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今天来详细了解一下。

三叉神经痛病因:

1.周围病原学说:

1局部刺激:在三叉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器官发生了炎性病灶如副鼻窦炎,牙源性炎症等或外伤性病灶的长期慢性刺激,致使神经发炎,纤维化,半月神经节中毒等的综合作用,使分布在三叉神经上的滋养血管,发生功能障碍,痉挛,后发生继发性缺血,导致感觉脱髓鞘病变,而引起三叉神经痛。

2局部压迫:三叉神经感觉任何一段受到各种原因的压迫和或牵拉都可导致三叉神经痛。

①血管性压迫:继Cushing在20世纪初提出机械性压迫三叉神经可以引起疼痛的假说后,Dandy在1934年进一步了6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是由于各种压迫引起的,并认为主要是血管性压迫,了其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小脑脑桥角部位的解剖和病理方面的异常所见,发现动脉襻压迫感觉占30.7%,静脉压迫占14%,肿瘤压迫占5.6%。

②硬膜鞘,硬膜带或骨性压迫:此类压迫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其压迫的主要原因是因岩骨抬高,骨孔狭窄和岩上窦变异等原因而致三叉神经痛。

岩骨角的抬高多为先天性,一般右侧多于左侧,1937年Lee发现岩骨角可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并发现右侧明显高于左侧,半月节及后受包裹它的硬膜鞘及岩上窦的压迫,在通过硬膜孔或翘起的岩骨脊处形成角扭曲,使后受压引起三叉神经痛。

③缺血学说:Woff1948曾试用血管扩张药烟酸200mg,5次/d,治疗10例,60%有明显,说明因血管扩张,可使三叉神经缺血部分解除,解除神经的缺血性的刺激,终止了疼痛的发病。

三叉神经周围结构的反射性血管收缩也可能是引起发作性疼痛的原因,Karl1945等对有扳机点的7例病人给予组胺亚硝酸戊酯,10%CO2以及烟酸刺激扳机点时疼痛可减轻或不发作,安慰剂则无效。

2.中枢病因学说

有人从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特殊性质,骤发,骤停,持续时间短暂,有触发点等特点,而提出癫痫学说。

Bergouignan1942首先用苯妥英钠治疗该病,以及大家又用卡马西平亦取得明显,而此二药均为抗癫痫的良药。

Nashold1966还发现在疼痛发作时,在中脑处记录到局灶性癫痫放电。

1990年国内李立对13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者行EEG检查,异常者66例占45.1%,表现为:①散发性中至高电位尖波,

②弥漫性中至高电位慢活动,

③基本节律变慢,且在当射频治疗使疼痛消失后,原来异常的EEG的转阴率高达73.5%。

资料显示患者脑皮质的病理性质与癫痫样放电类似,为此,认为三叉神经痛属感觉性癫痫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

据各学者们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研究,多数学者对中枢发病学说做出了科学性的,认为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大脑皮质等低,高级中枢,都可因周围的病损刺激及中枢本身的损害性刺激,细胞集聚的地方形成惰性病理兴奋灶,产生癫痫样三叉神经痛的发作。

3.变态反应学说

Hanes经过16年的研究,曾先后观察了18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89%的病例胃液分析无游离盐酸或少酸,此类患者采用口服盐酸,抗组胺脱敏疗法,使57%的患者疼痛完全消失,11.4%大部分消失,这种变态反应的原理尚未搞清,可能是因为过敏性体质的患者,由于胃酸缺乏而导致蛋白消化异常,组胺histamine和组胺样物质大量吸入血,随血循环达三叉神经而引起疼痛发作。

4.病毒感染学说

Knight1954观察到60%的三叉神经痛病人,术前伴有肉眼可见的单纯疱疹,病人先产生三叉神经痛,随之在相应三叉神经分支上出现疱疹,他认为在出现疱疹前病毒可能已进入中枢神经,引起过敏反应,在他观察的病人中对单纯疱疹的抗体滴度都较高,但无对照组对照,以后多年也未能进一步证实,Bariager1973在尸解患者的半月神经节中,发现有单纯疱疹病毒,但Rothman1973在526例患者的流行病调整中未发现口唇单纯疱疹感染和三叉神经痛之间存在联系,所以他认为单纯疱疹不是本病的病因,刘国伟等2001,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临床病理分析结论为,本病病因是带状疱疹病毒侵入三叉神经感觉引起脱髓鞘所致。

5.家族遗传学说

有人,一个家庭兄弟姊妹7人,其中6人患有三叉神经痛,其中2人患双侧性疼痛,另有一个家庭中,母亲及6个孩子中的3个孩子患有三叉神经痛,其中2人为双侧性疼痛,从而认为三叉神经痛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关系不大与人类种族无关。

三叉神经痛症状:

1.疼痛的性质突发性的阵痛,表现为面部,口腔及下颌部位的某一点,突然发生剧烈性的闪电式短暂的抽痛,犹如刀割样,火烧样,针刺样或电击撕裂样痛,多在谈话,进餐或洗脸时发生,每次历经数秒或数十秒至1~2min,疼痛立即向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区域的范围扩散,疼痛常达到如此剧烈,以至于病人要停止谈话,停止饮食,停止行走,以双手掩住面部,严重者咬牙,用力揉搓面部,并且躲避开谈话的人,颜面发红,咀嚼肌和面肌痉挛,故称单面肌痛性肌痉挛现象或称痛性抽搐,疼痛可骤然消失,在2次发作期间完全无痛,如同正常人。

2.疼痛部位疼痛发作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右侧较多,双侧少见,后者也常从一侧开始,而后累及对侧,且两侧疼痛发作区不一定对称,以一侧为主,发病初期,可先集中某一支分布区,长时间不变,多在一侧的第2支或第3支或第2,3支两支内的区域,而后可逐渐扩散到其他支,但不扩散越过中线而至对侧,如支的疼痛在上睑和前额,第2支的疼痛在上唇,齿龈及颊部,亦有硬腭疼痛者,第3支的疼痛在下唇,齿龈及下颌部,涉及到舌部痛较少,偶见双侧性的各自发作。

3.触发点扳机点50%以上患者,在颜面部某一区域内有特别的皮肤敏感区,有轻微的触动,面部肌肉的牵拉及震动便可引起发作,这样敏感的区域范围局限,集中在一点或两点,称之为“触发点”或“扳机点”,一个病人可有数个触发点,部位常见于患侧上下唇,口角,鼻翼,颊部或齿龈等,凡是刺激和牵动此点便引起发作,从此点开始,立即放射到其他部位,面部刺激包括谈话,唱歌,进食,洗脸,剃须,刷牙及风吹等。

4.其他症状由于疼痛并面部肌肉痉挛性抽搐,口角可向患侧歪,发病初期,面部,眼结合膜充血发红,流泪,流涕等,发病后期,可能出现结合膜发炎,口腔炎等,有的病人在疼痛发作时,用手掌握住面颊并用力地搓揉,以期缓解疼痛,久而久之使患侧面部皮肤变粗糙,增厚,眉毛稀少甚至脱落。

5.神经系统体征神经系统查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部分病人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之外,均无阳性体征发现,少数病人,发病后期,多因采用过酒精封闭及射频治疗后,患侧疼痛区域内感觉减退,以致部分麻木,对于这种情况应作详细神经系统查体,以除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治疗:

三叉神经痛西医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原则:应在明确诊断后,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无效后方选用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必须正规,当药物治疗无效或仅部分时,必须重新考虑诊断是否正确。如果诊断正确、用药方法得当或药物毒副作用大,则可改用其他药;如多种药物治疗仍无效,方考虑非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1962年Blom首先运用卡马西平治疗面部疼痛。卡马西平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其机制是降低脊髓三叉神经核的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初服200mg,1~2次/d,症状不能控制时,每天增加100mg,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不良反应。每天大剂量为1000~1600mg。不良反应约见于30%的病例,某些为剂量依赖性,如:头晕、嗜睡、眼球震颤等;另一些为非剂量依赖性,如药物性肝炎、骨髓抑制、血症" 低钠血症、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皮疹等,孕妇忌用。周期性监测血象非常必要,开始2个月每周1次,以后每年4次。剂量调整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和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测定没有帮助。

2苯妥英钠:1942年Bergouignan首先运用苯妥英钠治疗面部疼痛。其机制可能也是降低脊髓三叉神经核的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目前仅用于复发或不能耐受卡马西平的病例,200~500mg/d。与抗癫痫治疗不同,血药浓度与疼痛控制的不相关。不良反应有皮疹、肝脏损害、骨髓抑制等。

3七叶莲:为木通科野木瓜属又名假荔枝的一种草药。止痛**达60%左右。口服,每次0.4g,4次/d。无严重不良反应,少数可有口干、中上腹不适、食欲减退、轻微头昏等,停药后可恢复。与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合用可提高**。

4巴氯芬:为氨酪酸GABA的衍生物。作用机制可能是在氨酪酸GABA受体突触前与之结合,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抑制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缓解痉挛状态。5mg/次,3次/d。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皮疹、头昏、嗜睡、肝功能影响、诱发癫痫等。

2.理疗:可用间动电疏密波疗法或旋磁疗法。也可用激光疗法,采用氮氖激光照射半月神经节。

3.神经阻滞疗法: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不良反应时,而疼痛严重者可行神经阻滞疗法。常用的注射药物为无水酒精。三叉神经半月节或周围支,因感觉神经受破坏而止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但易复发。

4.射频电流经皮选择性热凝术:该术优点为可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而基本上不损害触觉纤维。近期**尚可,但容易复发。一般做1~2次,间隔1~2天。

5.针灸治疗

1.普通针刺疗法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3.利用蜜蜂针刺疗法:蜜蜂蜇针中含有的蜂针液,对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结合针灸原理取穴治疗,往往会收到良好。

三叉神经痛中医治疗

1、对于风邪外袭型

**治法**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方药**可采用加味吴茱萸汤党参、川芎、吴茱萸、白芷、天麻、干姜、薄荷、防风、丹参、香附、赤芍、钩藤、细辛,或可采用白附子、僵蚕、天麻、防风、白芷、细辛、胆南星、地龙、川芎、全蝎。

2、对于肝火上炎型

**治法**采用滋阴潜阳,降火熄风。

**方药**可采用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川芎、牛膝、生地、白芍、白术、制川乌、白芷、天麻、制半夏、细辛、钩藤、石决明先煎。也可采用白僵蚕、蔓荆子、炒没药、龙胆草、白蒺藜、白芷、白芍、生地黄、石决明先煎30g,全蝎、甘草。

三叉神经痛偏方:

1.对于风邪外袭型

对于风邪外袭型主张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可采用加味吴茱萸汤党参、川芎各25g,吴茱萸、白芷、天麻各18g,干姜、薄荷、防风各12g,丹参、香附各20g,赤芍15g,钩藤30g,细辛3g,或可采用白附子10g,僵蚕10g,天麻10g,防风10g,白芷10g,细辛10g,胆南星10g,地龙10g,川芎10g,全蝎3g。

2.对于肝火上炎型

对于肝火上炎型采用滋阴潜阳,降火熄风。可采用全蝎5g,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牛膝、生地、白芍、白术各15g,制川乌10g,白芷、天麻、制半夏各10g,细辛4g,钩藤20g,石决明30g先煎。也可采用白僵蚕、蔓荆子、炒没药、龙胆草、白蒺藜各9g,白芷12g,白芍、生地黄各15g,石决明先煎30g,全蝎6g,甘草3g。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中医药方可以借鉴:

对于肝火上炎型

1**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方名**通经止痛汤

预防和日常保养

1、饮食要有规律,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热性食物等;饮食要营养丰富,平时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

2、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以免诱发板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

3、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不宜疲劳熬夜、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4、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同时卧室不受风寒侵袭。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本文地址: https://www.wendaifu.com/article/41141.html

您也可以通过问大夫手机版访问: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三叉神经痛偏方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其他问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