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公立医生在线解答,1-3分钟回复
火器性异物(firearm foreign body)多发生于战争或枪战中的盲管伤,80%以上为弹片,少数为枪弹。伤后早期患者可有出血、休克和窒息。异物周围组织可发生炎症改变,亦可伤口不愈,形成脓肿或窦道。因部分异物移动或压迫还可致周围器官的损伤和坏死。因此应适时进行手术摘除。
腹腔干动脉瘤(celiac axis aneurysm)是指发生在腹腔干动脉远端的动脉瘤。占全身所有内脏动脉瘤的4%,至1985年世界文献报道不足108例,上海中山医院成功治疗9例。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目前男女发生比率趋于相等。
腹直肌鞘的前、后层在腹直肌外侧缘处愈合,形成半月状、凸向外侧的弧形腱性结构,即半月线。腹膜或腹腔内脏器经腹直肌外侧缘半月线突出,称为半月线疝(spigelian hernia),也称侧腹壁疝。Spige(1617)首先描述了半月线的解剖学,故又有spigelian疝之称。
腹主动脉瘤择期手术的死亡率虽已降至5%或以下,但腹主动脉瘤破裂则是一种极其危重状态,患者来诊前常因大出血休克而死亡。手术死亡率高达31%~70%,是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主要死因。早期诊断、紧急手术控制出血至关重要。
同科室疾病 冠状动脉终止异常 变应性血管炎 非特异性系统性坏死性小血管炎 坏疽性脓皮症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incarcerated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又称“箝闭疝”(incarerated hernia)是指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后,由于外环狭窄,不能自行复位而停留在疝囊内,继而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这是腹股沟疝常见的并发症,如不能及时恰当的处理,往往造成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而引起严重的后果。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cardiac mucosal laceration syndrome)是以大量呕血、用力不协调的呕吐和食管胃连接部纵形撕裂为特征的综合征,系由Mallory与Weiss于1929年首次报道,因而又称为Mallory-Weiss综合征。过去认为本病甚为少见,但由于纤维食管镜的广泛应用,使本病的诊断更为容易,大组病例的报道也日益增多,文献报道本病发生率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3%~15%。
先天性静脉畸形肢体肥大综合征(Klippel-Trénaunay syndrome,KTS)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疾病。临床以深部和(或)浅部静脉发育畸形,皮肤血管瘤(痣),骨骼和软组织过度生长等三联征为特征。少数病例可伴有肢体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和内脏器官的血管瘤,个别患者可并发动脉病变。
同科室疾病 手足发绀症 坏疽性脓皮症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皱梅腹综合征(prune-belly syndrome)即先天性腹肌缺如综合征,又称Obrinsky综合征、Froelich综合征、梅干腹综合征、腹发红综合征等。是一种极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系指患者部分或全部腹部肌肉严重发育不全甚至完全缺如,可伴有巨大肾囊肿、巨输尿管、肾发育不全、隐睾等。因本病征以腹肌缺乏、尿路畸形及隐睾为常见的三大症状,故又称为“三联征”。本病首先为Guthrie和Parker在1896年所报告,Osier于1901年命名为Prunebellysyndrome。
同科室疾病 梗阻性肾病 小儿肾性尿崩症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永存动脉干是指由于球嵴与球间隔发育缺陷,未能将原始动脉干分隔成主动脉和肺动脉,而留下共同的动脉干。因此左、右心室均向一根共同的动脉干射血,动脉干的半月瓣骑跨于高位室间隔缺损之上,解剖上仅见总干,未见闭锁的主、肺动脉的遗迹,体循环、肺循环和冠循环血供均直接来自动脉千。永存动脉干是极为罕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病率约0.5%左右,在先天性心血管的尸解中约占1~3%。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PCD)曾被认为较罕见,文献追踪报告显示,约半数非家族性迟发性小脑皮质萎缩患者迟早会发生肿瘤。病理组织学特征是Purkinje细胞大量消失,脑实质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