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咨询医生
当前位置 : 问大夫> 健康资讯>中医中药 >正文

五倍子内虫的功效与作用,五倍子内虫的形态特征

发布时间:2021-01-12   来源:互联网   专题: 五倍子内虫
五倍子内虫,中药名。为倍蚜科倍蚜属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虫瘿中的幼虫。具有清肝明目之功效。主治目赤烂弦。
1

五倍子内虫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归肝经。

  五倍子内虫的功效与作用

  清肝明目。

  五倍子内虫主治

  目赤烂弦。

  五倍子内虫食用方法-泡水喝的功效

  日常用法:外用,适量,研细末,点眼。

  五倍子内虫药用部位

  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虫瘿中的幼虫。动物形态详"五倍子"条。

2

五倍子内虫的形态特征

  角倍蚜,成虫有无翅型及有翅型两种。有翅型成虫均为雌虫,全体灰黑色,长约2 毫米,头部触角5节,第三节特别长,感觉芽分界明显,缺缘毛。翅2对,透明,前翅长约3毫米,痣纹长镰状。足3对。腹部略呈圆锥形。无翅型成虫,雄者色绿,雌者色褐,口器退化。本种的寄主植物为盐肤木。当早春盐肤木树萌发幼芽时,蚜虫的春季迁移蚜(越冬幼蚜羽化后的有翅胎生雌虫),便在叶芽上产生有性的雌雄无翅蚜虫,经交配后产生无翅单性雌虫,称之为“干母”。“干母”侵入树的幼嫩组织,刺激组织膨大而形成的疣状虫瘿,称为“角倍”。“干母”在成瘿期间,旺盛地营单性生殖,在虫瘿中产生许多幼虫,于9~10月间,逐渐形成有翅成虫,称之为秋季迁移蚜。此时虫瘿自然爆裂,秋季迁移蚜便从虫瘿中飞出,到第二寄主谷鲜类提灯鲜科茶盏苔,及其同属植物(又称冬寄主),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幼小蚜虫。此种幼蚜固定在寄主的茎上,分泌蜡质,包围整个虫体,形成白色的球状茧而越冬;至第二年春季,越冬幼蚜在茧内成长为有翅成虫,即存季迁移蚜,又飞到盐肤木上进行繁殖。

  倍蛋蚜,形态及生活史与角倍蚜相似,惟秋季迁移蚜的触角,第三节较第五节略短,感觉芽境界不明;虫瘿蛋形,称“肚倍”。寄主植物为青麸杨及红麸杨。

【申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问大夫”或“wendaifu.com”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问大夫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问大夫”。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2393136441@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